當前疫情形勢下,孕產婦、兒童等重點群體如何做好個人防護?3月20日下午,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務科主任、婦產科主任醫師陳兆文給出了專家建議。
陳兆文說,孕產婦、兒童屬于特殊群體,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為了減少新冠病毒暴露和感染的機會,孕產婦的自身防控、以及兒童家長或監護人的謹慎照護非常重要,需要做到幾點:
一是注意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眼、鼻、口,養成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等。
二是到公共場所,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直接用手觸摸公用物體或戶外活動時表面,觸摸后需及時進行手衛生。
三是居室保持清潔勤通風,日常生活用品單獨使用。
四是做好自身健康監測,有異常時孕產婦、兒童家長或監護人要及時咨詢醫生或就診。
五是適當科學運動,平衡營養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機體免疫力。
六是外出或就醫時全程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等級的口罩,并隨身攜帶備用口罩,口罩弄濕或弄臟后,要及時更換。
七是前往醫院檢查或者注射疫苗時,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理規劃行程,縮短就診時間,避免集中候診,保持一米線距離,回家后及時洗手。
八是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如需外出,應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九是減少參加聚餐、聚會等活動,盡量不去人員密集或者通風不良的場所。
由于孕產婦和兒童的群體差異,陳兆文還給社會公眾提出幾條建議:根據疫情的形勢,原則上處于孕早期、孕中期、無特殊情況、無高危因素的孕婦,可適當延長產檢間隔。隨著孕周的增加,可能也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危險,建議28周以后孕晚期的孕產婦一定按醫生的指導到醫療機構就診。
疫情高發期間,孕產婦發生焦慮和抑郁的分險增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緩解疫情期間的心理壓力:一是從正規渠道了解疫情和相關防護知識,減少恐慌、擔憂和焦慮。二是多和親朋好友通過電話或網絡等方式交流,互相安慰鼓勵,獲得心理支持。三是通過聽音樂、閱讀、繪畫等轉移注意力,緩解心理壓力。四是心理調適困難時,可通過正規心理干預咨詢熱線尋求專業幫助。
相較于成年人來說,兒童的身體抵抗力會差一些,即使全程接種了新冠疫苗,仍要加強兒童個人防護。當家長、監護人出現呼吸系統疾病時,盡量避免與兒童直接接觸。
母乳能最好的提高新生兒免疫力,6月齡以內嬰兒應堅持純母乳喂養,6月齡以后在合理添加輔食的同時建議繼續哺乳到24個月或以上。
盡量避免帶兒童到室內游樂園、商場兒童玩具區等公共娛樂場所,并不在公共場所吃喝東西。如必須外出最好帶好含酒精的一次性消毒液,盡量縮短逗留時間,回家后及時脫去外套用流動的水洗凈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