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3月3日訊 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4600萬噸標準煤,較2020年基本翻一番;到2025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9000萬千瓦以上,較2020年基本翻一番;2025年,省內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1200億千瓦時左右,省外來電中可再生能源電量達到450億千瓦時以上,可再生能源電量較2020年基本翻一番。3月3日下午,記者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期,《山東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印發,山東制定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動計劃,堅定不移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
截至2020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4541萬千瓦,是“十二五”末的4.1倍,占全省電力總裝機比重提高到29.2%,比2015年提高了17.7個百分點。2021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849萬千瓦,同比增長28.8%;發電量912億千瓦時,增幅高達44.6%。
圍繞服務海洋強省建設,山東規劃布局了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實現風電發展由陸域向海洋跨越。建成全國首個利用退運電池建設的儲能電站——山東口鎮綜能儲能電站,投運“風光+儲能”項目30個,為全國探索可再生能源與儲能一體化發展提供“山東方案”。
山東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工業生產、服務民生等方面的多元化應用。到2020年底,全省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集中供暖面積達到3000萬平方米以上,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年利用量150萬噸。建成光伏扶貧電站176.9萬千瓦,惠及32.6萬個貧困戶。
“十三五”期間,全省新能源利用率始終保持在97.8%以上。“十三五”至今,市場機制累計全省為可再生能源置換發電空間311億千瓦時。
“十四五”時期是山東省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攻堅期”、“窗口期”。近期,《山東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印發,錨定“雙碳”戰略目標,按照“四增兩減”“一提升”總體思路,制定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動計劃,聚力打造四大基地、實施四大行動、強化四大支撐,堅定不移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
在消費總量目標方面,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4600萬噸標準煤,較2020年基本翻一番。
在裝機容量目標方面,到2025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9000萬千瓦以上,較2020年基本翻一番。
在電量目標方面,2025年,省內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1200億千瓦時左右,省外來電中可再生能源電量將達到450億千瓦時以上,可再生能源電量較2020年基本翻一番。
圍繞這些目標,山東省將打造四大基地,著力打造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魯北鹽堿灘涂地千萬千瓦級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和外電入魯通道可再生能源基地。充分發揮省內風能、太陽能等資源優勢,在條件優越地區布局大型基地項目,推進風電、光伏規?;?、基地化發展。同時,鼓勵省內能源企業“走出去”,依托“外電入魯”送電通道,在省外建設大型可再生能源送電基地。通過可再生能源連片式規模開發,形成跨越式發展的有力支撐。
在實施四大行動方面,山東將深入開展“百鄉千村”綠色能源發展行動、整縣分布式光伏規?;_發行動、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行動和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行動。創新可再生能源開發新模式,著力推進鄉村綠色能源發展和整縣分布式光伏開發,實施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多種載體融合發展,提高綜合效益。
在強化四大支撐方面,山東將通過加強科技創新支撐、提升消納能力支撐、做強裝備產業支撐、完善體制機制支撐,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著力補強短板,破解制約,搶占發展制高點,打造特色優勢明顯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夯實可再生能源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