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創新引領走在前 聚力實現新突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介紹加快科技研發創新,充分釋放科技研發新活力情況。新黃河記者從現場獲悉,今年,山東將支持科技研發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要在2021年基礎上再增長10%,達145.2億,是2018年的4.5倍,這些資金將全部用于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創新項目實施。在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方面,山東將新建一批開放式大學科技園。
860億研發投入帶動新產品銷售近1萬億,將再增5家以上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此前召開的全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上,山東聚焦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提出實施“十大創新”行動計劃,將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擺在首位。去年,山東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增長10%,為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黃河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山東將持續提高科技研發投入,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要在2021年基礎上再增長10%,達到145.2億。
按照計劃,山東將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布局,全力爭創海洋國家實驗室。力爭在分子與納米探針、礦山巖層智能控制與綠色開采等領域,獲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爭創鹽堿地綜合利用、體育等領域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對新升級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符合條件的由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給予1000萬元經費支持。
同時,培育一批國家戰略科技后備力量,再新啟動4家省實驗室建設,在前沿交叉學科新建省重點實驗室20家。聚焦我省“十強產業”重大發展需求,再布局新建3至5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30家省技術創新中心、2至3家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同時,加快中科院濟南科創城、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未來網絡研究院、量子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等建設。
在企業創新主體培育方面,截至目前,山東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881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96家,總數居全國首位。2021年,196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累計研發經費投入860億元,帶動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近1萬億元。
按照計劃,山東將再布局建設100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爭取新增5家以上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同時,支持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聚焦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大力實施一批核心技術攻關項目。
建強10個沖擊“雙一流”的潛力學科,培育建設10個左右學科
今年,山東將培優做強科技創新主力軍,著力加強孵化載體建設,評選50家左右的品牌孵化載體。依托省級以上高新區等創新載體,新建一批開放式大學科技園,依據建設發展績效,給予每家省級開放式大學科技園最高1000萬元獎補。
據公開信息,此前,山東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已批復同意濱州市、日照市、黃三角國家農高區開展省級開放式大學科技園試點建設工作。
就高校科技創新載體建設而言,山東將厚植已有數學、海洋科學等8個現有國家一流學科競爭優勢,建強10個沖擊“雙一流”的潛力學科,培育建設10個左右學科。同時,面向全球引進一批大師名師、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大博士后資金投入力度,支持高校加大博士后招收數量。實施人才培養平臺建設計劃,增設急需緊缺的新興交叉專業,著力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新工科專業,開設精準醫學、生命科學等新醫科專業,布局種子科學與技術、生態修復等新農科專業,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健康管理等新文科專業。
按照計劃,山東將著力壯大科技型企業隊伍。2021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達到2.89萬家,居全國第三位;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180家,增幅超過了38.2%。今年,山東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萬家,培育科技領軍企業200家。同時,著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2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在發展中,山東也將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2021年山東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 到 2564.92 億 元 ,同 比 增 長31.27%。按照計劃,山東將搶抓我省被科技部列為全國科技成果評價改革、科技獎勵改革、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改革試點省的難得機遇,構建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評價機制,推動實現科技成果評價由市場來“唱主角”。同時,實施“揭榜掛帥”升級版(2.0版),探索推動技術總師負責制,試點推行“賽馬制”。啟動高端創新資源服務山東計劃,支持各市與中科院、工程院和重點院校精準開展高層次合作項目,符合條件的將納入省重點研發計劃予以支持。通過一系列創新,山東力爭探索形成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