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的春天,漫天的飛絮時而竄進鼻孔里,時而竄進脖子里,惹人煩惱。4月7日,記者從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園林綠化處了解到,經過兩年的追蹤試驗,杭州梧桐(懸鈴木)飛絮抑制試驗終于取得成功。接下來,梧桐飛絮抑制工作將在杭州全面推行。
梧桐樹可謂“行道樹之王”,也是杭州主要的園林景觀樹種之一。作為高大落葉喬木,它生長快、抗性強、樹冠大、夏天遮蔭效果極好,能較快形成林蔭大道;秋季能營造出較好的園林景觀;冬季落葉,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采光與綠化的矛盾,大大降低園林行業冬季抗雪防凍工作的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杭州市懸鈴木種植數量約4.2萬株。其中,西湖風景名勝區懸鈴木樹齡相對較大,均在70年以上,且均已列入后備古樹名錄。
梧桐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開花和長新葉;3月下旬到4月初,會結出小小的幼果;9月、10月,梧桐樹的球果會成熟,呈綠褐色,不會產生絮毛;冬天到了,梧桐樹會落葉,一顆顆圓圓的球果還是會完好無損地掛在枝頭過冬,遠遠望去,就好似一個個小鈴鐺,所以它才有了“懸鈴木”這個名字。
等到來年春天,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成熟的球果會被一陣暖風徹底吹散,形成飛絮。
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園林綠化處工作人員陳亮介紹,梧桐飛絮的抑制試驗是通過樹干注藥的方式進行。“該方式可以讓植株受藥更均衡,也可以幫助植物更好地吸收和分解藥物,從而實現更好的抑制效果。”
從杭州西湖區通普路和下城區香積寺路懸鈴木開展飛絮抑制試驗情況來看,注藥路段的懸鈴木結果數量大幅減少,注藥孔愈合良好,植株生長態勢均呈現較好態勢。
陳亮說:“經過觀測,試驗路段懸鈴木所結球果減少90%以上,甚至有全株無果的情況。”
從試驗情況來看,近百歲的梧桐樹注射藥劑的費用僅在50元以內,小一些的樹木花費在十元左右,成本可控。
據悉,梧桐飛絮抑制工作將在杭州全面推行。 (江楊燁 王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