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是一種發生在林野難以控制的火情,近年來各地出現山火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日前就有一則“福建漳浦大埔村突發山火”的新聞引發了大家的關注,那么具體怎么回事?下面來了解下。
一、福建漳浦突發山火具體怎么回事?
據央視消息稱,10月27日下午,福建漳州市漳浦縣大鋪村突發山火,過火面積約40畝,為石頭山,植被為雜草和少量桉樹,周圍無重要設施。目前,當地已組織半專業隊伍和干部群眾100多人撲救,當地森林消防隊正在趕赴現場路上。
二、山火分為哪幾種?
1、地表火
地表火沿林地表面蔓延,燒毀地被物,為害幼樹、灌木、下木,燒傷大樹干基部和露出地面的樹根等。一般溫度在400℃左右,煙為淺灰色,約占森林火災的94%。
按其蔓延速度和為害性質又分為兩類:急進地表火蔓延快,通常每小時達幾百米至千余多米,燃燒不均勻,常留下未燒地塊,為害較輕,火燒跡地呈長橢圓形或順風伸展呈三角形;穩進地表火,蔓延慢,一般每小時僅幾十米,燒毀所有地被物,喬灌木低層枝條也被燒傷,燃燒時間長,溫度高,為害嚴重,火燒跡地呈橢圓形。
2、樹冠火
樹冠火沿樹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強風的作用下引起。破壞性大,能燒毀針葉、樹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溫度在900℃,煙柱可高達幾千米,常發生飛火,煙為暗灰色,不易撲救,約占森林火災的5%,多發生在長期干旱的針葉林內,一般闊葉林內不生。
按其蔓延速度和為害程度又分為兩類。急進樹冠火又稱狂燃火,蔓延速度快,火焰跳躍前進,順風每小時可達8~25公里,樹冠火常將地表火遠遠拋在后面,形成上下兩股火,火燒跡地呈長橢圓形。穩進樹冠火又稱遍燃火,蔓延速度慢,順風每小時為5~8公里,樹冠火與地表火,上下齊頭并進,林內大部分可燃物都被燒掉,是森林火災中為害最嚴重的一種。火燒跡地為橢圓形。
3、地下火
地下火又稱泥炭火或腐殖質火,火在林地的腐殖質層或泥炭層中燃燒,地表看不見火焰,只見煙霧,蔓延速度緩慢,每小時僅4~5米,持續時間長,能持續幾天、幾個月或更長,可一直燒到礦物質層或地下水層。其破壞性大,能燒掉土壤中所有的泥炭、腐殖質和樹根等,不易撲滅。火燒后林地往往出現成片倒木。約占森林火災的1%。火燒跡地呈環形。多發生在特別干旱的針葉林地內。
世界上95%的森林火災屬于中度和弱度,較易控制和撲救,約有5%的森林大火和特大火災很難控制和撲救,為世界各國森林經營中急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