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社會萬象 > 正文

    流量:從哪兒來?向哪兒去?

    2023-08-04 16:50:27    來源:“山東宣傳”微信公眾號    

    22年前,一場關于“金錢是不是萬惡之源”的電視辯論引發熱議。在諸多惡行或直接或間接關聯“金錢”的同時,兌現幸福、資助貧困、回饋社會等善行,也無不彰顯著人性的光輝。

    今天,伴隨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流量早已成為社會話題。關于流量的討論很難繞開“金錢”的影響。“引流”“蹭流量”“頂流”“自帶流量”“流量變現”等“新術語”的出現,影響著網絡,也影響著身處網絡之中的我們。

    “震驚!”“為了家人一定要轉!”“被刪之前趕緊看!”……從網絡謠言到網絡暴力,從挑起對立到制造焦慮,流量的一面,是帶血的利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政府開門曬糧”“巧克力大爺”……正能量作品、正能量聲音,流量的另一面,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身處局中”的我們,對流量真是又愛又恨。

    01

    通俗來講,流量是反映人注意力的數據表現形式,本身并無立場,更談不上好壞。

    當數據成為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外的第五大生產要素,左右流量的,實際上是生產者與消費者、政府與市場等的多方博弈。

    為何“被流量牽著鼻子走”,不妨從下面幾個維度進行探討。

    從個體的維度,表現自己、博取關注的欲望被過度放大

    近日,“顯眼包”一詞屢登熱搜,其本意是指做事愛出風頭,到處丟人現眼的人。但在互聯網語境下,其貶義意味大大削減——我們反感的,其實并不是“表現自己”,而是“嘩眾取寵”。

    任何時代、任何場景,我們都有表達個性、自由創造的權利。但前提是有“度”。這個“度”,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規、公序良俗,以及保持理性。

    當移動互聯網提供載體,流量提供資源與評價標準,每個人都可以是網絡的主角,但流量有限,從競爭到爭奪,從自我提升到不擇手段,有些人的欲望像是被無限放大,墜入到對流量無止境、無底線的追求中。

    從市場的維度,“流量變現”帶來的利益誘惑走向失控

    從制作產品到吸引流量,鏈條的終點都指向“流量變現”。而接商業推廣、直播帶貨,是最直接的變現手段。如果只是到此為止,受眾其實能夠理解——有了收益,產品制作者就有更多資源和動力,進而創造更好的產品。但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相較于“付出努力并得到基本對等回報”,流量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放棄尊嚴或踐踏他人尊嚴,比如低俗直播、自黑扮丑、盲目“PK”等,只要能吸引流量,就能得到“超額”回報。“良心博主”變成“流量乞丐”的先例,不在少數。

    從平臺的維度,監管引導缺位成為“唯流量論”的幫兇

    對于部分媒體而言,當轉瞬即逝的熱點、社會關注的熱度可以迅速抓住受眾眼球,未經核實的信息、制造對立的話題、社會熱點的炒作便都成為謀取流量的“捷徑”,公眾焦慮、宣泄情緒、同情弱者、圍觀獵奇等心理更是成為“流量寶典”。

    對于部分平臺而言,有時是“門檻”不夠高,只需要提報簡單的信息,即可擁有賬號、發布內容。有時是“監管”有死角,無論是制定機制、還是實際執行,滯后性始終存在,鉆空子、擦邊球屢禁不止。有時候是“算法”漏洞,給“刷流量”“壓熱度”留下空間。無論是客觀困難,還是主觀不作為,或者是有意為之,部分平臺更看重短期利益而忽略健康有序長遠發展是事實。

    02

    身處“一切在線,萬物互聯”時代的我們,既影響著網絡,也為網絡所影響。當“流量亂象”反復上演,我們每個人隨時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公序良俗面臨挑戰

    “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網絡在隱去上網者姓名、身份以及社會關系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把社會責任與道德準則交給了“個人自覺”。雖然監管舉措不斷完善且愈發嚴格,但“生活中唯唯諾諾,網絡上重拳出擊”的現象仍屢屢刷屏。

    宣泄惡意、出格言論、網絡暴力,現實中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正不斷涌現到網絡空間。矛盾、抬杠、對立,更令人膽寒的是,面具下的狂歡從來都不乏擁躉者,流量正成為情緒肆意發泄的幫兇。被無限放大的負能量,正成為當事人與全社會的“不可承受之重”。

    網絡空間遭受侵蝕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娛樂八卦霸榜熱搜,拉踩引戰屢成熱點,“低級紅”“高級黑”層出不窮……“流量鬧劇”帶來的危害,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以“飯圈”亂象為例,對“流量明星”和“流量產品”的無底線推崇,讓處于其中的各方,正在被流量劫持、洗腦、操縱。對行業而言,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對受眾而言,無論是氪金打榜、誘導集資的斂財行徑,還是互撕謾罵、刷量控評的不良導向,不僅沖擊著合理觀點的表達、客觀信息的傳播,更對未成年人群體產生著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價值觀念受到沖擊

    多元信息帶來了多元需求,有需求的地方,就有流量。“流量導向”下,對于內容生產者而言,與其苦心鉆研如何生產高質量內容,反不如迎合用戶制造其想要的內容見效更快、更直接,這也是“算法亂象”飽受詬病的原因。或許只是幾秒鐘的停留,經過算法的判定機制與推送機制,相關內容瞬間刷屏。

    流量并不代表質量。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吸睛”又“吸金”,“泛娛樂化”現象無處不在……常常有人在無意識中刷了數小時短視頻,“感覺很開心”,卻記不起看過的內容。當低級趣味、無意識麻木和非理性態度“大行其道”,無形中消解的,是我們對主流價值觀念的認同。

    03

    頭部主播助農帶貨、傳統手藝借網出圈、學霸分享學習經驗……在“流量亂象”的另一面,流量也可以很“美好”。

    目前我國網民數量超10億,互聯網普及率超75%,作為流量導入與輸出的主體,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理性對待與獨立思考。

    辦網者,要正向引導流量

    作為網絡空間的“上游”,無論是官方主流媒體,還是個人社交賬號,都需要放下“唯流量論”的執念,不要過分追求“泡沫點擊”。有短視頻平臺考慮以“用戶消耗時長”替代“播放量”等做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流量失控,更真實地展現作品質量,推動“流量為王”向“內容為王”轉變。此外,類似“個性化套路”“大數據殺熟”等技術霸凌也應重視,不能讓“算法”成為“算計”。

    上網者,要理性對待流量

    我們對流量有怎樣的需求,正左右著流量“從哪兒來,向哪兒去”。最基本的,包括不要扮演“鍵盤俠”進行道德審判,不要被別有用心的“操盤手”帶節奏,不要在輿論多次“反轉”中妄下結論等。

    此外,要有網絡“主人翁”意識,從各級兩會召開前的建言征集、到政務民生工作的意見征求,從轉發推廣優質作品、到堅決抵制負面聲音,理性對待流量,敢于發聲與正確發聲同樣重要。

    興網者,要讓“正能量”產生“大流量”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流量應往。從《三體》《流浪地球2》等作品引發的“中國科幻”熱,到“云肩+學士服”“龍舟版速度與激情”等非遺文化“花樣出圈”,再到《長安三萬里》引發的“唐詩熱”,崇德向善、文化自信等關鍵詞,不僅自帶流量,更“吸睛”流量。這些都提示我們,將打法和戰術用在深挖內涵、做強產品上,才是“流量”可持續發展的題中之義。

    說到底,流量的善與惡、對與錯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引導流量、運用流量、轉化流量,讓其服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而這正是我們努力的意義與價值。

    原標題:流量:從哪兒來?向哪兒去?

    值班主任:李歡

    作者:久墨

    責任編輯:李歡
    關鍵詞:

    上一篇:山東1市市政府,發布人事任免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亚洲国产第一页www|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