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基層醫生能力提升培訓班29日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舉行,80余名來自英德、陽山的村醫系統學習“村村通”健康工具包與AI醫生平臺的使用,進一步提升醫療業務能力。
廣東省英德市連江口衛生院村醫張嘉苗表示,他已經在連江口衛生院工作17年,受限于當地的醫療條件,熟練掌握的工具就是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老三件”,遇到一些急危重癥的患者,他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參加這次培訓,我掌握了運用穿戴設備采集和監控患者體溫、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數據,并且還通過平臺連線省二醫的在線醫生,進行實時共享數據、申請遠程會診。”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田軍章介紹,除了以移動醫療健康包使用、互聯網平臺應用和人工智能輔助方法為主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心肺復蘇、蛇咬傷、毒蜂蜇傷、過敏性休克等的鄉村常見的急救知識,未來3年,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將舉辦約30場培訓,通過線上線下、學術講座、實地參觀等方式,免費提升基層醫生的臨床基礎及操作技能、專業急救知識、常見病診治、慢病管理、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等。
2019年,廣東率先實現“AI醫生”進鄉村。為了更好地發揮互聯網醫療作用,當天,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和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出“AI村醫+裕農通”項目,將村衛生站患者的就診支付繳費流程、村醫的業務流程進行全面再造。
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鄧波介紹,該行將村衛生站患者的就診支付繳費流程等進行再造,解決村醫和村民最為關注的繳費支付、報銷難題。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院長瞿紅鷹介紹,“AI村醫+裕農通”支付手段強,村民可以選擇線下刷卡、現金,微信、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免去村醫找零麻煩。此外,AI醫生提供全天候在線服務,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診斷。
瞿紅鷹稱,計劃把上述“智慧醫療”服務模式向全國范圍內村、鎮醫療服務站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廣。(蔡敏婕 薛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