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指揮責任體系要落到基層,鄉鎮街道的“一把手”擔任“指揮長”。記者3月7日從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安徽省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要點》印發。根據《要點》,我省今年將進一步健全完善指揮體系,建強鄉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全力應對水旱災害。
不斷健全完善指揮和責任體系,是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要點》指出,將調整各級防指組成人員及辦公室設置,構建上下貫通的防汛抗旱指揮體系;各級防辦專業人員,積極依托科研院所、企業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建設,提高防辦參謀水平。其中特別提到,要建強鄉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推動落實由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防汛抗旱指揮長,分管負責同志擔任防辦主任,確定相對固定、熟悉防汛抗旱情況工作人員。
“市包縣、縣包鄉、鄉包村”。《要點》明確要落實落細防汛包保責任,防汛抗旱責任體系中黨政領導包保工作責任人尤其要落實好。
遇到極端強降雨怎么辦?這要提前制定好科學的防御預案。《要點》提到,要吸取2021年河南鄭州特大暴雨災害應對教訓,研究制定城市、交通運輸、航運、旅游、工礦企業等極端強降雨應對預案,明確降雨、洪水位、內澇水位等預警指標、發布職責和程序,強化臺風、暴雨、洪澇預判、預警和響應行動聯動,增強高等級預警下響應行動剛性約束,落實停工、停學、停業、停運和中斷交通等措施。
監測預報預警,是科學防御水旱災害、減少人員傷亡的第一道“關口”,必須快速、精準,“跑”在災害前面。《要點》要求,要多渠道發布氣象、水文預警信息,做好重點時段、重點部位暴雨、山洪、地質災害、內澇、洪水短臨預報預警,完善應急廣播、衛星通訊、手機短信等預警傳播渠道,實現預警直達責任人和受威脅群眾。(記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