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 李賢誠
視頻剪輯丁偉 李賢誠
龍舟賽、音樂節、萬人齊放孔明燈、大街小巷潑水狂歡……一年一度的云南西雙版納潑水節如約而至,今年慶祝活動的規模更勝往年,可謂精彩不斷,看點十足。極目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有游客攜家帶口不遠千里奔赴而來,只為了能親身體驗西雙版納潑水節的歡樂氛圍,也有坐擁千萬粉絲的網紅在街頭盡情狂歡,遭遇拖鞋變“腳鏈”,場面搞笑又歡樂……
(資料圖)
然而,伴隨潑水節而來的不只是熱鬧,還有不少爭議,有游客表示短短幾天,切身體會到了當地酒店房價的過山車式漲跌,平時只需一兩百元的房型,一路狂飆至每晚1299元,節后第二天又瞬間跌到210元。還有人表示,潑水現場曾出現不文明行為,騎電動車的女生被潑水人群“輪番攻擊”,女游客遭男性撕扯雨衣,質疑原本是祝福的潑水已經變了味。
萬人齊放孔明燈造就獨屬西雙版納的燈火浪漫
4月13日至15日,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舉行了潑水節系列慶祝活動。時隔三年,西雙版納州再次開啟萬人潑水狂歡模式,當地居民與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起,共同歡度傣族人民最隆重、最盛大的潑水節。據了解,西雙版納全州潑水節連休5天,4月12日至14日放假,與4月15日(星期六)、4月16日(星期日)連休。
4月13日下午,傣歷1385年新年節(潑水節)慶祝大會及傳統龍舟賽在西雙版納景洪市瀾滄江畔觀禮臺舉行。隨著“傣歷1385年新年節慶祝活動開幕”的發令聲響起,歡樂的鑼鼓、喜慶的禮炮、祝福的高升齊沖云霄,條條龍舟在瀾滄江上劈波斬浪,各族群眾載歌載舞,嘉賓們也紛紛和著象腳鼓、铓鑼的節奏,加入歡快的團結舞,沉醉在節日的歡樂中。
瀾滄江兩岸,西雙版納大橋橋墩之上,擠滿了觀眾,甚至還有不少人不顧濕身,下到江水之中,只為了能給喜愛的龍舟隊員們吶喊助威;瀾滄江中,龍舟之上,隊員們齊心協力,動作整齊劃一,奮力劃槳。龍舟筆直地向前沖去,江面上激起陣陣浪花。
“我爸爸就在那支穿粉紅色衣服的龍舟隊里,爸爸加油。”身著傣族服飾的小女孩牽著奶奶的手,踮著腳向江中眺望,為爸爸鼓勁。
街頭的潑水狂歡 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發布
從潑水廣場跨過西雙版納大橋前往告莊,或從告莊再到潑水廣場,人們從一個“戰場”轉移到另一個“戰場”,盡情體驗著不同的潑水氛圍。
潑水節好玩,名場面也不少。由于潑水導致路面濕滑,很多人的拖鞋就順著腳脖子往上躥,要穿穿不上,要脫脫不下。于是,街上就有了很多“拔拖鞋”的名場面,讓人哭笑不得。在社交平臺擁有上千萬粉絲的演員張百喬在西雙版納就沒有逃過“拔拖鞋”的命運,只見他手持小噴壺,完全不敵眾人的各式水槍,他全身濕透,席地而坐,“我拖鞋卡住了,誰幫我拔一下子吧。”最后幾個人合力,才把拖鞋拽下來。
“以往真正的潑水只有一天時間,到傍晚時分就結束了,今年很多年輕人會從上午一直玩到半夜甚至凌晨。”一位在景洪告莊西雙景景區擺攤賣水槍的老板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早在4月12日,就有外地游客提前開始了潑水活動。
過山車式的酒店價格讓游客“難以消化”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傣歷新年節期間,西雙版納州共接待游客200.21萬人次,同比增長310.35%;旅游總收入21.16億元,同比增長291.13%。
“我和老伴以前曾在這里工作過,現在退休了,這次專門來這里過潑水節。”4月13日下午,一位從北京遠道而來的老年游客,正站在告莊西雙景的街頭,圍觀年輕人舉著水槍有攻有守,她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雖然老伴怕被人潑水,但是她還是想走到街頭,看一看年輕人的瘋狂,感受年輕人的活力,“年輕真好。”
16日,一位正在昆磨高速某服務區炒菜的游客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和朋友從吉林駕駛房車專門到西雙版納來過潑水節,“現在過完節了,我們也要返程了,玩得很開心,明年有時間還會再來。”
另一位來自昆明的游客則稱,雖然這次在西雙版納親身體驗到了潑水節的歡樂氛圍,也體會到了當地民族風情,實現了水果自由,但當地過山車式的酒店價格讓他有點難以消化。“節前幾天,在網上訂酒店,發現好多酒店已經沒有了房源,最后找了一家全國連鎖的經濟型酒店,結果房價每晚要360元,4月14日再一看,同一房型一樓前臺的價格表顯示1299元一晚,可到了16日再一看,價格又變成了210元一晚。”該游客表示。
極目新聞記者在西雙版納遇到多位外地游客,他們均表示潑水節期間,當地的酒店價格上漲幅度較大。“酒店價格相比平時,有幾倍的上漲,好多旅行團覺得劃不來,就不安排這樣的團了,否則游客會更多。”一位當地市民表示。
“如果住的酒店離景區很近,那幾天下來,一個人的住宿費就得花上幾千元,再加上來回機票,這一趟下來,差不多得上萬元。”當地一位房產中介表示,最近當地游客數量急劇上升,房價也有不小的漲幅,“游客都是來玩的,當地人也過節去了,沒人來看房子,我就來幫朋友賣水槍和雨衣。”
有聲音質疑潑水變了“味”
雖然西雙版納的潑水節已經結束,但關于潑水節的討論還在繼續。尤其是“潑水節女游客遭男性撕扯雨衣”一事熱度持續居高不下,一度沖上多個平臺的熱榜熱搜,引發網友關于潑水是否已經變味的討論。
潑水節期間,極目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潑水行為確實存在安全隱患,比如有女生并沒有參與狂歡,只是騎著電動車從街頭經過,也遭到了潑水人群的“輪番攻擊”,全身衣物濕透,非常狼狽,只能掩面尖叫;有人被過度潑水摔跤跌倒,導致膝蓋受傷;甚至有人看到有車輛經過,還故意拉開車門,搖人一起向車內噴水……
女生“潑水節”被撕扯雨衣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個別不文明潑水行為,遭到網友詬病。其實,潑水節前夕,西雙版納警方已發布相關規定,倡議市民和游客文明潑水,嚴禁以潑水為名侮辱調戲婦女,杜絕粗魯潑水行為和以傷害性方式潑水,嚴禁堵截過往車輛、迎面向行駛中的摩托車、電動車潑水,避免引發交通事故等等。
一位來自河南南陽,目前已在西雙版納定居十余年的趙先生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現在有些人的潑水方式確實變了味,“我更喜歡到下面寨子里過潑水節,那里有別樣的趣味,另外村民也都很熱情,很歡迎有人到家里做客。”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有民俗研究者表示,傳統的傣族潑水并不是“打水仗式潑水”,只需用手舀水,潑向對方的雙肩,以表祝福,“提一小桶水可以用一天。”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