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信貸依舊保持強勁增長。5月11日,央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09.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個和2.6個百分點,并創2017年以來新高。同時,4月新增人民幣信貸1.7萬億元,同比多增6818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0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2萬億元。
事實上,通常4月數據較3月會有季節性回落。采訪中專家表示,受益于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和利率走低,以及需求端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后對資金的需求增加,4月金融數據有較好表現。信貸擴張保持較快節奏,同時,企業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保持強勁,社融同比大幅多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4月,央行持續引導金融機構下調LPR,推動企業融資成本降低,提高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金融機構應貸盡貸、應貸快貸,持續增加抗疫企業、中小微企業,制造業、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中長期貸款,促進了企業貸款和居民貸款溫和修復。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順暢
中商智庫首席研究員李建軍表示,從數據來看,市場總體流動性仍然較為寬裕,M2同比兩位數上升,說明現在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為順暢,之前釋放的流動性能夠通過金融機構得到極大地釋放,這也從人民幣貸款的增加額得到證實。
從4月市場數據也能看出這一變化。興業銀行宏觀研究部此前發布的研報顯示,4月,1年期票據轉貼利率持續高于同期限同業存單(NCD)利率,且4月前24天,二者之差平均在62個基點的較高水平,反映貸款投放進度較快。
分部門來看,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和票據融資高增。4月,企業部門新增貸款9563億元,同比多增609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62億元,但由于上年同期的較低基數,同比仍少減135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54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2724億元。民銀智庫宏觀分析師袁雅珵稱,定向降準和LPR報價下行有利于信用擴張,基建項目大規模開工也將帶動信貸資金投放。
票據融資新增3910億元,同比多增2036億元。票據市場利率低位運行助推企業利用票據融資,同時,監管層要求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導致銀行配置低風險票據資產沖信貸的動力增加。
居民部門短期貸款也得以持續恢復。4月,居民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元,同比多降1411億元,短貸同比多增顯著是主要貢獻。“3月以來,多地出臺促消費舉措,通過發放‘消費券’、加大補貼力度等手段激活居民消費積極性,居民短期貸款正逐漸恢復。”袁雅珵表示。
M2增速走高的背后
企業債券融資新增和人民幣貸款新增是推動4月M2增速走高的主要動力。數據顯示,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7萬億元,同比多增6818億元。企業債券融資、外幣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也帶來較大正向貢獻。其中,企業債券凈融資9015億元,同比多5066億元,規模創單月歷史次高,僅次于3月9975億元的歷史峰值。
另外,4月是傳統的財政繳稅大月,但考慮到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盈利能力下滑,所得稅匯算清繳延遲,財政存款增幅相對有限,預計規模保持在4000億元至5000億元。加之去年4月M2存量規?;鶖递^小,本次數據再沖高。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提到,在經濟修復期,貨幣政策操作較為頻繁和積極,特殊情況下連續密集的降準和降息給M2增速反彈創造了宏觀政策環境。間接融資呈現出明顯不同于過去同期的數據特征,信貸投放在響應政策支持導向下,落地效率高,連續超預期的信貸投放,增加了信貸渠道的信用創造。
該報告進一步提到,M2增速反彈,一方面表明前期貨幣政策正在發揮作用,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從疫情沖擊中盡快恢復的效果開始顯現;另一方面,金融數據往往領先于實體經濟數據,M2增速的率先反彈為中國經濟二季度回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也應當看到,M1增速幅度繼續小于M2,兩者“剪刀差”有所加大。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報告表示,這體現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仍然受到沖擊,還需要一定時間予以恢復。“整體來看,我們認為現階段廣義貨幣供給的回升體現了復工復產階段貨幣政策的明確支持,信用擴張將在總需求的逐步修復下短期內得以延續。”
逆周期調節力度繼續加強
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多次提到“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這反映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逆周期調控力度較前期會適度加大,進而為實體經濟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下一階段,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對沖宏觀經濟下行、刺激總需求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而貨幣政策在加強結構性調控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同時,也會通過基礎貨幣投放配合財政政策的實施,適度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如定向降準、特別國債發行以及對沖積極財政政策造成的資金缺口等)措施有望推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信用擴張,預計后續M2、信貸和社融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李建軍預計,下一步仍然會維持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給企業提供較為有利的金融條件,并壓降資金成本。
事實上,央行在上述報告中也提到,下一步將做好政策銜接,保證政策“不斷檔”,實施好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與實體經濟恢復情況相匹配,與3000億元、5000億元政策相銜接,避免出現斷檔。與此同時,貨幣政策要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更加重視經濟增長、就業等目標,以更大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
記者 張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