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孤云老爹
(相關資料圖)
如今是“拼經濟”時代,各地都在使出渾身解數,千方百計吸引投資、拉動消費,以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
在這大背景下,很多地方開放了“攤點經濟”“夜經濟”,在管理上對小商小販越來越寬松了。所謂“人間煙火氣回來了”,倒不全在于疫情防控放開的原因,還出自“拼經濟”的內在動力。
不過,仍然有地方背道而馳,動輒對街頭攤點“喊打喊殺”。
近日,山西晉城發布通知,為改善環境質量,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在晉城市城區建成區范圍內露天燒烤或為露天燒烤提供場地、設備,違者沒收燒烤工具和違法所得,罰款500元以上兩萬元以下。
很快,這個消息就上了熱搜。據悉,有網友還通過局長信箱舉報過此事,目前當地正在研判討論此事。
看了下相關通告,晉城禁止露天燒烤非常徹底,不管是固定門店還是流動攤點,就是不能搞露天燒烤。甚至非經營性的露天燒烤,也就是露營、聚會性質的燒烤,也在禁絕之列。
問題在于,如果這是為了防止污染空氣,對露天燒烤“一禁了之”就能達到政策目的嗎?在做出這個決策之前,當地有關部門是否調查排摸過,整個城區涉及露天燒烤的攤點、門店究竟有多少,會產生多少大氣污染?或者說,在影響當地空氣質量的因素中,燒烤占了多少比例?
光是從這幾個問題來看,當地嚴禁露天燒烤,顯然是過于草率了,而沒有經過認真調查研究,也沒有考慮過政策的負面后果。
沒有經過排煙處理的露天燒烤,確實會散發煙霧,對周邊空氣產生一定影響。但這只是局限于一定范圍,后果并不嚴重。這就好比,以前農村都是采用柴火燒飯,一樣也會產生煙霧排放,這裊裊炊煙,難道也成了違規行為?
國內也有的地方非但不禁燒烤,反而大張旗鼓地推廣。比如山東淄博準備在“五一”期間舉辦淄博燒烤節,還擬定了3月—11月為“淄博燒烤季”,推出一批“淄博燒烤+”特色文旅主題產品。
你看,當地不僅不認為燒烤攤會污染大氣,還把這作為“拼經濟”的重要抓手。難怪有網友看到了“晉城禁烤”的消息,在網上調侃“快來淄博吃燒烤”。
這體現的其實不是不同地方對空氣治理的態度,而是對民生和經濟的態度。產生大氣污染的大頭,不用說也知道是那些亂排放的工廠,而不是什么小攤小販。晉城此舉,難免有“挑軟柿子捏”之嫌。
有的地方就是這樣,別的不會,一出臺什么措施,就是給老百姓找茬。至于為什么要這么做,無外乎管理水平低,或者不敢摸老虎的屁股。
只不過,被當地有關部門這么一“捏”,又有多少人的生計沒著落了。空氣污染是要治理,但像山西晉城這么做,很難讓人相信,這真的是在治理大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