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宗媛媛 李松林 美編 宋溪
從衣著暴露、行為挑逗,到丑態百出、虛假擺拍……在網絡平臺上,一些低俗審丑短視頻或直播依舊肆意橫行,曾經被“封殺”的馬保國也復出帶貨。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內容背后往往有著提供養號包裝、腳本策劃、拍攝剪輯、引流漲粉等一條龍服務的代運營團隊。
(資料圖)
日前,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努力鏟除“自媒體”亂象滋生土壤。
復出:被“封”馬保國 直播又帶貨
“以前說我不帶貨,我現在要帶貨!”伴隨著標志性的“接化發”(指武術招式,原意為:“接招+化解+發功”)背景音樂,馬保國開始在直播間內手腳并舞,現場表演起了他的“接化發”和“閃電五連鞭”。
“不是早就被‘封殺’了嗎?為什么又出來了?”當在短視頻平臺上偶然刷到馬保國時,市民小寧不解地問。他翻看幾個短視頻平臺,發現上面都有馬保國活躍的影子。在不同平臺上,其賬號名稱各不相同,但內容大致相同。
在最近發布的短視頻中,馬保國不僅用拳頭和手肘“擊破”紅牛罐,拳“打”西瓜,同時還用雙節棍“瞬間發力”劈碎西瓜。
值得注意的是,從3月底開始發布的一些短視頻中,馬保國還添加了諸如“馬保國直播帶貨榜第一”“馬保國愚人節直播帶貨”等多個話題。由此可見,馬保國不僅“復出”了,而且開始帶貨。
兩年前,自稱是“渾元太極拳掌門人”的馬保國,因在觀眾面前30秒內被擊倒3次等“鬼畜”言行進入公眾視野。一時間,“耗子尾汁(好自為之)”“年輕人不講武德”等語言傳遍網絡。
2020年11月,《人民日報》點名批評,“這場以馬保國為主題的鬧劇,該收場了”,并發問“如果靠嘩眾取寵就可以風生水起,靠招搖撞騙就能拓展商業版圖,這是什么樣的價值取向?馬保國背后的人到底想干什么?”隨后,一些平臺開始封禁了其賬號,有關馬保國的大量相關視頻紛紛下架,馬保國逐漸從公眾視野中消失。
記者調查發現,在此次“帶貨”之前,馬保國已“復出”了一段時間。在多個短視頻平臺上,其“復出”的第一條視頻,發布時間是2022年11月21日。而有數據顯示,馬保國在4月1日的首場直播帶貨中,短短一天時間連播6場,吸引了超過1198萬人次圍觀?!氨弧鈿ⅰ录芎筮€可以繼續‘翻紅’?實在是看不懂了。”小寧對此很是費解。
亂象:擦邊博眼球 丑態賺流量
在網絡上,類似馬保國的審丑鬧劇并非個例,丑態百出的主播層出不窮。
“感謝輝哥!”短視頻平臺上,女主播小琴身穿緊身低胸吊帶背心,在直播間對著屏幕抖胸扭臀,一邊咬唇拋媚眼,一邊撒嬌求禮物。
在跟另一名女主播的連麥PK中,小琴使出渾身解數?!案绺鐐儯鞄蛶臀?,贏了給你們回家跳舞。”短短兩分鐘,小琴的人氣值從1825上升到2719,順利實現逆襲,評論區頓時熱鬧起來,一連串禮物瞬間刷屏??吹接腥怂统觥跋矚g你”的大禮,小琴立即對著屏幕右側出現的虛擬男性頭像做出親吻動作,評論區又是一陣叫好。
同樣是連麥PK,擁有超過百萬粉絲的女主播小白上演著另一場鬧劇。與靠擦邊行為博眼球的軟色情路線不同,小白故意將頭發綁成兩個羊角造型,憑借丑態賺取流量。
“快,給大爺做足療!”在連麥PK中獲勝以后,小白的氣焰格外囂張,扯著嗓子要求另一名女主播在廣場上找一位大爺,現場給對方脫鞋按摩。女主播一臉為難,但還是硬著頭皮完成了懲罰。
“這要是有腳氣可完了”“把他鞋扔了”……評論區里,有人看不下去,也有人跟風起哄。眼看直播間的在線人數從3784一路攀升到3942,小白越發來勁兒,又向對方提出更加令人作嘔的新要求,女主播無奈照做。
這下,評論區徹底“炸了鍋”,不少觀眾幸災樂禍,紛紛出言譏諷。在小白的“煽風點火”下,直播間人氣一度沖上全國榜第13名。
“現在一些主播真是毫無底線,為了引流什么都能做得出來,太辣眼睛了!”作為短視頻平臺的資深用戶,程林刷到過不少低俗審丑的內容。“這些內容怎么能肆無忌憚地到處傳播?真是傷風敗俗?!?/p>
運作:按腳本擺拍 一條龍服務
丑態百出的低俗短視頻,究竟是如何制作發布出來的?記者聯系了多家自稱可“代運營”“專業短視頻制作”的公司,發現如今短視頻運作已形成產業鏈。從前期賬號注冊、包裝養號到中期腳本策劃、拍攝剪輯,再到后期推廣發布、引流漲粉,都有團隊負責,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
“惡搞類、搞笑和‘整人’的視頻,都可以操作?!币患覀鞑ス镜臈罱浝肀硎?,他們的常規業務包括根據賬號定位來策劃和撰寫腳本,之后剪輯發布視頻。按照“兩天一更新”的頻率,一年150條視頻,費用接近10000元?!案覀兒献?,一個零基礎的賬號,可以保底一年給你做到10萬活躍粉絲,1000萬曝光量?!?/p>
楊經理介紹稱,“惡搞的話,可以考慮在室外惡搞路人。比如,可以拍攝一個你走進廁所時,詢問剛出廁所的人‘你吃飽了嗎’‘你吃了沒’?”楊經理說,“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愿意配合演出的人。說白了,就是你要找好演員按照腳本來擺拍。不然你真問上廁所的人‘吃飽了沒’,遇到脾氣不好的人,很可能給你一頓揍?!?/p>
多個代運營公司工作人員稱,腳本創作的關鍵還在于要有“反轉”?!?strong>我們寫腳本,都是要有‘包袱’的。要在短時間內出現好幾次‘反轉’,這樣才吸引人?!绷硪患易悦襟w傳播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只有在內容上“反轉再反轉”,才可能“引爆”流量。
對于短視頻平臺的“雷區”或“紅線”,這些代運營公司早都摸透?!鞍踩殃P是肯定的,哪些能出哪些不能出,腳本設計上就已經給你考慮完了。”楊經理說,一些敏感詞、風險點都要規避,不然不能過審的話,就沒意義了。
監管:懲戒力度小 平臺應審核
何為“雷區”?《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明確規定,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當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復制、發布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產生性聯想的,展現血腥、驚悚、殘忍等致人身心不適的,宣揚低俗、庸俗、媚俗等內容的不良信息。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各大網絡平臺都有一些針對主播違規行為的管理規定,處罰措施包括警告、封停直播權限、永久封號等。
4月3日凌晨,一名專做廢墟探險的主播因在直播中“出現鬼神思想等不科學的內容”收到直播違規提示。記者了解到,該主播經常打著探險旗號,刻意制造靈異事件,渲染恐怖氛圍,甚至準備各種宣揚封建迷信思想的道具,用來刺激觀眾。
“封了6小時,家人們我先回家,明天我準時來,謝家人們理解?!睂τ谥辈嘞薹馔5奶幚斫Y果,這名主播十分淡定,還發了條朋友圈告知粉絲。
“封號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在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來,主播即使被封號,也還可能換個新賬號重新開播,懲戒力度不足以遏制此類亂象。
“亂象的根源在于‘流量經濟’,要重點關注主播背后的MCN公司等經紀機構?!彼劦?,有的公司為了吸引流量并完成流量變現,故意在法律和道德的邊緣試探,這些行為應當重點關注。如果存在違法違規情況,也要追究相關機構的責任。
“平臺責任同樣不容忽視,把什么樣的作品推給更多人看,平臺是有審核義務的。”朱巍提出,《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明確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傳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應當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傳播不良信息。
相關報道
專治“按鍵”傷人!“清朗行動”九方面再發力,一圖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