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打開出租屋大門,從外賣員手中接過在黃色或藍色軟件上點的一份黃燜雞、麻辣燙,或是一碗自我安慰的輕食,在前胸貼后背的咕咕聲中,你提著飯回到桌前,想想還缺了一道菜。于是你打開電腦,或架好平板,一邊撕開一次性筷子,一邊點開熟悉的視頻平臺。
吃飯不就著些電子榨菜,總感覺缺了點什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把甄嬛和明蘭盤到包漿,到縮在冬天的被窩里看1988、老友記;從深入體驗坡子街派出所的雞毛蒜皮,到觀摩英國老頭和農場動物斗智斗勇;你看著脫口秀大會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偶爾去時空混亂的米花町感受死神小學生的又一奇跡......
電子榨菜是上天賜給社畜們的精神圣餐,造福食不下咽味如嚼蠟的你我他。
影視劇,還是量大管飽的陳年老榨菜最香
電子榨菜,也就是吃飯時看的視頻、音頻,就像榨菜一樣下飯,且廉價。
榨菜的種類包括但不限于電視劇,綜藝、電影、動畫、紀錄片、直播、播客、廣播劇和博主制作的視頻,但其中最受歡迎的還屬電視劇。
于2011年出品的76集古裝宮斗劇《甄嬛傳》以提及文頻432次高居影視劇榨菜的榜首,遙遙領先其他電視劇。
甄學家們拿出了搶發核心的學術勁頭,從正片到演員花絮,從邊緣角色命運分析到妃嬪們的首飾服裝分析,連瓜爾佳氏告發“熹貴妃私通,穢亂后宮,罪不容誅”時桌子上的農夫山泉,安陵容冰嬉背后的兒童游樂園,都被開著八倍鏡看劇的甄學家扒得一干二凈。
而最下飯的電視劇榨菜第2-9名分別是《武林外傳》《瑯琊榜》《西游記(1982)》《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請回答1988》《老友記》《父母愛情》《紅樓夢(1987)》和《亮劍》。
這50部電子榨菜,絕大部分是大陸和港臺地區出品的超過十年的國產老劇。通過對它們的構成元素分類和賦分,我們發現,“古裝”是除“劇情”外最受喜愛的影視劇榨菜類別,其次分別是愛情和喜劇元素。
數據顯示,榨菜越長越香。最香的電視劇榨菜前50名中,有39部都屬于長篇劇集。其中,2005年到2007年出品的《家有兒女》三部曲,以367集的數量遙遙領先其他劇集。而十二季的《生活大爆炸》、十六季的《犯罪心理》、十季《老友記》、十一季的《摩登家庭》等一眾老牌美劇也不甘示弱。
電視劇之外,綜藝、動畫和紀錄片同樣是增香添色的不二下飯之選。
一喜二喜的“皓史成雙”“少爺和我”不知讓多少人磕生磕死;韓綜《女高推理班》和《大逃脫》的觀眾在驚悚和燒腦之間反復橫跳;而以千集計的《名偵探柯南》《蠟筆小新》和《大耳朵圖圖》回溯了童年回憶。如果說《守護解放西》通過長沙坡子街派出所的一次次出警折疊了人與人的眾生百態、家長里短,那《克拉克森的農場》則更多凸顯了人與自然的脈脈溫情。
實況、拉片、吐槽、科普...哪個up是你心中的榨菜NO.1?
人們常常把“電子榨菜”理解為可以反復品味的制式影視和音頻,但一集電視劇或綜藝40分鐘,一部電影動輒一兩個小時,對于一個人吃頓飯來說有些長。事實上,與一份外賣更契合的是一段十幾二十分鐘的游戲實況,或是幾段三五分鐘的生活vlog。
電子榨菜的品類之多常常會讓人瞠目結舌。生活類從美食探店到搞笑吐槽,科普內容從歷史到刑偵、時尚、藝術和國際關系,影視從三分鐘速看到萬字拆解和電影拉片。甚至連看趕海博主與蟶子斗智斗勇,單手慢慢擠出貓眼螺的水分都充滿趣味,更有甚者對給驢和馬修剪蹄甲,接生牛羊羔子都興致勃勃。
我們整理出了最下飯的50名電子榨菜博主,涵蓋生活、科普、影視、游戲多個門類,足以滿足你一年份的佐餐鹽分需求。
第一名是B站游戲區up主“逍遙散人”,以娛樂圈小助理養成計劃,單身母親窮苦養娃記,逍遙小紅娘之類的橙光游戲大長篇和i wanna等系列的超神操作稱霸游戲實況榨菜界。
影視區的二創榨菜更是卷出天際。如果說“切片計劃”“木魚水心”“小片片說大片”的半小時講完一部影片一個演員屬于不急不慢的一餐,“培根悖論嘮嘮嗑”“小魚陪拉片”等一小時上下的視頻就是細嚼慢咽。你若嫌平鋪直敘的講述沒有意思,可以去看看“讓讓悠哉大王””香菜碎碎念”“小鹿走出森林”,從押韻、貫口到手寫劇情詩,妝造、鏡頭語言、人物邏輯,無一不全,保證你度過充實而快樂的干飯時光。
科普區也群星閃爍。“大物是也”北大醫生五人組的醫療劇reaction搞笑又高能,“正直講史-李正sir”和“毛利平”各占清史科普半邊天。從紅樓講到奇聞,從時尚講到藝術,只要你想聽,電子榨菜也可以很有營養。
生活日常的分享則是一份更平靜的溫存。看方芳和閨蜜婷婷邊炫飯邊以一種東北式幽默嘮嗑,看神奇海挪和弟弟奇妙國國的空氣炸鍋牛逼癥,在雞零狗碎的生活里找到閃閃發亮的快樂。
是榨菜、肥皂、廁紙,是消磨空虛的多巴胺
在電子榨菜忠實用戶的眼中,各式各樣的音視頻不僅是鮮嫩脆爽的完美佐餐,更是堪比高中數學課的睡前讀物、洗頭洗澡時的電子肥皂、擁擠的通勤地鐵上的消遣。再或者,拉屎時打開個三五分鐘的短視頻當張廁紙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久前,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舉辦的漢字盤點將“電子榨菜”一詞評選為2022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可見電子榨菜的風靡一時。
年輕人為什么著迷于電子榨菜?
用來下飯,消磨一個人吃飯的時間是最主要的原因,被記錄的生活可愛而治愈、口才包袱的輕松搞笑、情節設計的刺激有趣、對童年回憶的觸發都在吸引著渴望從網絡世界獲得多巴胺的人們。
《孤獨的美食家》在每一集開頭都這樣交代:“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那一瞬間,他隨心所欲,重獲自由,不為他人打擾,無需顧忌,大快朵頤,這種高冷的行為正是所謂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愈。”
電子榨菜或許有些碎片化,有些無營養,但并不是毫無意義。它的價值正在于陪伴,陪伴一個人在吃飯、洗澡、通勤時小小的自由時光,不被打擾,無所顧忌,通過對緊繃精神的小小按摩,放松,治愈。
就像安迪·沃霍爾所說:“我喜歡一個人吃飯,我要開個連鎖餐廳,專門歡迎孤獨的人,拿完食物,你就可以躲進小單間里看電視。”
撰文、數據、設計|三三 編輯丨郝庫 出品丨騰訊新聞 谷雨工作室
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