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9日,高福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終結新冠大流行”分論壇上。 (南方周末記者 韓謙/圖)
新冠疫情暴發(fā)已過3年,現在還應不應該擔憂新冠?
“我們既不能有新冠恐懼癥,也不能有新冠忽視癥。”2023年3月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一場主題為“終結新冠大流行”的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高福回應了主持人拋出的這個問題。
【資料圖】
會場里,聚集了近百名參與年會的代表和媒體記者,已經有不少人不再佩戴口罩。在高福看來,“我們在等待世界衛(wèi)生組織來宣布新冠疫情終結,現在已經不是大流行,而是變成了地方性流行疾病”。
不過,當有記者問及是否還需要打第四針、第五針新冠疫苗時,高福的回答是“我們的判斷還是要打”。
此外,高福提醒在場者,根據中國的數據,已經有很多證據表明存在長新冠的現象。“長新冠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事實就是事實,這才是科學”。
所謂長新冠,通俗的理解就是新冠后遺癥。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定義,長新冠是指感染新冠病毒3個月后還有癥狀,最少持續(xù)2個月,且不能用其他疾病來解釋這些癥狀。長新冠常見癥狀包括疲勞、呼吸短促和認知功能障礙等。這些癥狀可能在從急性新冠發(fā)作初步恢復后出現,或在最初新冠感染后持續(xù)存在。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院長盧洪洲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長新冠”會對呼吸、心血管、神經、消化、泌尿等系統造成一定損傷。比如,呼吸系統的后遺癥包括肺部炎癥、肺纖維化。重癥患者會有肺部血栓形成等,患者康復后仍會留下一些慢性的肺功能損傷。隨訪兩年后發(fā)現,這部分患者的肺功能檢測指標顯示異常,尤其重癥的患者,這種損傷表現更為明顯,持續(xù)時間更久。
在這場關于新冠疫情的分論壇上,主持人還問及高福,回顧過去三年,在中國對疫情的應對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可以改善,以更好地應對下一次可能發(fā)生的大流行病。
高福回應,2019年12月底,中國注意到了新冠病毒,做了很多努力,“我們表現得很好”。此外,高福建議,需要關注基礎研究,加大對衛(wèi)生領域的投資。對于疫情初期信息存在不透明的問題,高福則表示,“我們不想把所有原數據不做任何合理分析就發(fā)布出來,開放、透明以及負責任的態(tài)度是我們的戰(zhàn)略性政策。”
南方周末記者 韓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