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第一個周末,北京昌平一家樓盤售樓處,看房客云集。 (南方周末記者 衛琳聰/圖)
“嘎的一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昌平一個樓盤的置業顧問張森茂特意拉長音調,形容樓市起勢之快。
此時正值2023年3月的第一個周末,售樓處里人頭攢動,帶著春節氣息的紅色裝飾還沒有撤下,客戶們圍坐在大廳里,洽談買房事宜,廣告牌上寫著“大有錢兔”。
“大年初五初六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現在。”張森茂告訴前來看房的南方周末記者,春節前一周,樓盤就熱鬧起來。過完初五,看房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年前的兩百多套房源現在只剩下幾十套。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從2023年1月初開始,全國新房和二手房市場都出現了好轉跡象,春節后重點城市市場活躍度持續回升。
3月第一周,重點50城的新房周度成交面積同比增長超過30%,10個核心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達到2019年以來周度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二手房業主們開始趁著行情回暖紛紛出手。長沙、杭州等地的小區群里喊出了“不要賤賣”的口號,呼吁業主上調售價。3月7日,“多地二手房業主保衛房價”沖上微博熱搜。
“還是屬于信心不足。”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當前市場剛剛轉暖,主要是前期積壓需求的集中爆發,后續市場是否持續向好仍有待觀察。
前期需求積壓
樓市回暖的信號,最先表現為看房人數增多。從1月中旬開始,北京一個房產自媒體組織的看房班車排滿了行程,每天要在各大樓盤間奔波三四趟,一個月有兩百多組客戶看房。
該自媒體創始人房姐是個老北京,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在一個月的帶看數量比2022年11月增長了約30%。
二線城市也在升溫。周正光負責的濟南片區,公司售樓處現在一天有兩百多組客戶到訪,“去年同期只有10組”。他在一家全國性房企工作多年,眼看濟南市場由冷轉熱。
在鄭州一家房企工作的李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月售樓處的到訪量同比增長了近四倍,銀行開始推出貸款免息政策搶購房客戶,“可以說是一片火熱”。
2021年鄭州連遭洪災、新冠疫情多重打擊,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創2015年以來新低。
在陳文靜看來,當下樓市回暖一定程度上源于前期需求的積壓。在新冠疫情防控下,房地產交易受到限制,隨著生產生活逐步恢復正常,購房需求也被釋放,一、二手房交易都活躍起來。
北京海淀區的房產中介張潔記得,2022年時,她所在的片區至少有兩個月處于封控狀態。客戶出不了門,著急買房只能視頻看房,門店里一個月都簽不了一兩單。“現在(店里)一個月簽10單,你看看是什么比例?”
回暖同樣也是政策效果的顯現。2022年樓市支持政策頻出,從年初鄭州放松限購限貸開始,一年內16座萬億GDP城市放寬樓市限購政策。中央層面也密集出臺房地產金融支持政策,信貸投放、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三箭齊發”。
陳文靜舉例,如武漢、濟南等城市,2022年出臺放松限購、下調房貸利率等政策,2023年春節后房地產成交規模達到了2022年以來的高位。
未恢復到疫情前
一般而言,春節假期房地產成交量較低。兔年春節出現在陽歷1月,導致2月市場數據環比、同比增幅都顯得更高。
陳文靜介紹,如果排除春節假期的影響,將1月和2月看作整體進行對比,2023年全國重點百城的新房成交量與2022年幾乎持平,僅微漲3%。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0%,尚未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平。
從價格上來看,目前新房價格尚未回升。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2月全國重點百城新房均價環比持平,止住“7連跌”態勢;同比下跌0.06%,跌幅較1月擴大0.03個百分點。
二手房價格仍在下降。陳文靜介紹,2月份全國重點百城二手房均價環比下跌0.01%,100個城市里仍有78個二手房價格在下降。這樣的下跌態勢已持續10個月,雖然目前跌幅收窄,但尚未止跌。
整體來看,目前市場活躍度的提升以一、二線核心城市為主,三、四線城市較弱。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三、四線城市受春節返鄉置業影響明顯,1月份成交量有所提升,2月再度偏冷。
他從事房地產行業二十多年,在三、四線城市投資了不少住宅項目,每隔兩周就要去一線調研市場情況。1月份調研時,宋延慶發現,三、四線城市樓盤月銷售量從2022年的個位數恢復到了20套左右,但2月份春節結束后,返鄉置業需求消退,銷量又掉了下來。
二手房掛牌量大幅攀升
在這輪回暖中,率先活躍起來的是二手房。陳文靜介紹,二手房市場的回暖時間比新房更早,恢復速度也更快。中指研究院監測的1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已連續5周同比增速超過70%。
陳文靜分析,原因在于二手房市場以一、二線核心城市為主,這些城市由存量房交易占主導,規模較大,市場化程度更高,隨著限售等政策放開,以及年初孩子上學的住房需求釋放,成交量快速提升。
與之相比,新房則一定程度上受到供應端等因素影響,市場恢復相對較慢。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近期新房成交量周度提升幅度并不大。
“現在尷尬的是項目和房源明顯不足。”周正光所在的濟南也出現類似情況,雖然新房售樓處的到訪量已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平,但因為可供挑選的房源少,不少人逛一圈又走了,新房成交量還達不到之前的水平。
二手房掛牌量仍在大幅攀升。58同城、安居客發布的2023年《2月國民安居指數報告》顯示,2月份全國新增二手房掛牌量環比上漲238%。其中,上海、廣州漲幅超2倍,北京、深圳超1.5倍,湖州、嘉興、惠州、昆山等地更是超5倍。
長沙雨花區一名房產中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22年公司在雨花區的二手房月銷量只有幾十套,上個月賣出了兩百多套。其中置換改善的業主大概占一半,也有趁著行情好回籠資金的投資客。
賣房套現的投資客在濟南也存在。“之前有人買多了,前幾年除了CBD等核心區或教育資源好的片區,其他區域房價都在持續下降。”周正光說。
也有一些二手房業主試圖漲價。長沙、杭州等地的房產中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近期部分業主開始上調價格。“漲幅目前來說還不是很大,(一套房)5萬、10萬地漲。”
盧文曦認為,二手房掛牌量增大反映了業主對未來樓市信心不足,想要趁當下行情回暖套現獲益。但并非想漲價就能實現,尤其是長沙等地樓市依然以新房交易為主,二手房的市場空間相對較小。
陳文靜分析,二手房掛牌量增加的情況下,買家可選空間增大,如果業主著急出手,或會下調價格。同時,二手房也會分流新房的需求,使得一二手房的價格上漲動能都比較弱,進一步影響市場預期。
她認為,接下來房地產市場能否維持向好態勢依賴于宏觀基本面的修復,如果購房者的收入預期、置業信心能夠維持下去,市場將逐步企穩。
(應采訪對象要求,張森茂、周正光、李坤、張潔系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衛琳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