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人頭攢動的大賣場,如今正在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圈。
近日,商業那點事兒小編發現,新世界百貨大望路店地下一層的沃爾瑪大賣場出現多數貨架空置的情況,冰柜也基本已被清空,不少商品正在通過各種滿減、買贈活動甩賣清庫存。蔬菜區也只剩下少量果蔬,兒童體驗區也被圍了起來。
據店內售貨員透露,這家沃爾瑪即將撤店,大概3月底徹底關閉。另一位工作人員則透露:“撤店原因與合同到期有關,公司不續租了。”據悉,未來這里將會開出一家新的超市,但具體品牌尚不清楚。隨后,小編也從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沃爾瑪與物業方確實是合同已經到期。
(相關資料圖)
隨著盒馬鮮生、京東7鮮、山姆會員商店等生鮮超市和倉儲式會員商店大量進入人們的生活,傳統大賣場逐漸沒落。
消費習慣快速改變、即時配送日漸成熟、品牌網店拉動消費以及如今的從業者更傾向于體量更小的零售業態等原因都對大賣場形成了沖擊,此前高速擴張帶來的物業租金成本也成了壓倒大賣場的稻草。
僅以沃爾瑪為例,近年來,沃爾瑪在不停地關店,從2016年到2020年,沃爾瑪在國內已經關閉了80多家門店,僅2020年就關閉了11家。
2月21日,沃爾瑪發布的2023財年第四季度財報(2022年11月1日-2023年1月31日)顯示,期內,沃爾瑪中國凈銷售額增長13.5%,可比銷售額增長 13.3%。雖然大賣場的業績有所提升,但業績的主要貢獻者還是山姆會員商店和電商業務,其中電商業務凈銷售額占到了沃爾瑪中國總凈銷售額的48%,接近一半,增長率更是高達70%。
以生鮮為基礎的永輝2021年也首次出現了虧損。前三季度,永輝營收同比下降3.9%至698.35億元,利潤同比下降207.37%至21.78億元。
如今,走進大賣場很難有什么新鮮感,商品陳列一如20年前沒什么變化,品牌和產品也毫無差異化。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指出,由于消費習慣的轉變,消費者對于大賣場業態的需求正逐步萎縮。“如今消費者到超市以購買新鮮的食材為主,已經不需要這么大面積的賣場。”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區域零售企業的未來:打造中國“人本主義零售”》也提到,外部環境的急速蛻變和不確定性增加,使中國零售行業面臨諸多挑戰,與傳統賣場深度促銷、商品琳瑯滿目相對的是,如今消費者更期望獲得穩定的“質優價實”、追求優質精選,傳統賣場亟待轉型。
目前,傳統賣場供給已趨近飽和,但線下零售依然蘊藏著巨大的機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提及,線下商業空間所能提供的“情緒價值”不可替代,消費者更期望通過逛超市來獲得生活的真實感。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文志宏認為,大賣場業態的轉型升級,首先要做到全渠道化,即線上線下互動;同時還要增加到家服務,也就是即時零售的模式。此外,強化賣場的服務功能與體驗感、增強商品差異性也是大賣場業態轉型的方向。
商超市場的細分化愈發明顯。零售行業都在不斷進化來適應消費者。線上與線下、傳統與新興在這個時代激烈碰撞、相互借鑒,商超、大賣場也將在調試中迎來新的風口。
- END -
文字|胡靜蓉
(部分內容綜合澎湃新聞、聯商網)
編輯|孔瑤瑤
圖片來源|沃爾瑪中國官網、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