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文露漪 報道
近日,“湖北鄂州26層養豬大廈”火遍網絡,有博主稱這是“用造iphone的方式養豬”。2月18日,海報新聞記者來到該養豬園區,揭開養豬大廈的神秘面紗。
鄂州26層養豬大廈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此次引發熱議的養豬大廈屬于湖北中新開維現代牧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是一家集飼料生產、生豬養殖、種豬育種等于一體的現代農牧企業。該公司的養豬園區位于湖北鄂州碧石渡鎮,緊挨著106國道。園區內除了2幢各26層的養豬大廈外,還設有員工食堂、宿舍、辦公樓、員工活動中心等。養豬大廈總投資40億元,每幢大樓建筑面積為39萬平方米,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運行效率最高的樓房養豬示范基地,年可出欄生豬120萬頭,并配套建設年產50萬噸飼料的生產線和日處理糞污10000噸的環保系統。
2月18日下午,沿著106國道,海報新聞記者進入養豬園區。園區從外到內依次為辦公樓、員工宿舍、食堂、養豬大廈。養豬大廈樓下則是一條條用于生物安全防控的水渠,站在養豬大廈樓下,聞不到豬糞便產生的臭味,只能隱約聞到一絲消毒水的味道,大廈下也只有電機運作產生的噪音。大廈外側連接著一條黑色方形管道,放置在園區后方倉庫的飼料可以通過該管道直接輸送到大樓內部樓層。
園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園內有兩百余名工作人員,為了避免將細菌、病毒帶入養豬車間,養豬大廈封閉管理,員工約每兩周休假離園區一次,再次進入前需要3次洗澡消毒。每日員工通過地下一層的通道干烘消毒后進入養豬大廈,吃飯則由園區食堂單獨供應。
養豬大廈內部
園區內養豬大廈只有一幢正式投入使用,大廈一樓是中央控制室,二樓為消防設備層,其他樓層都是養豬車間。2022年9月,公司引進了100多頭種豬在大廈飼養。現在大廈內已有2萬多頭豬生活,大廈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0多度,夏季高溫時還會開啟噴淋降溫。
“智能化”是該養豬模式區別于傳統養豬的最大區別。該養豬大廈配套建設智能飼料生產系統、智能飼料輸送系統、智能供水系統、智能飼喂系統、智能沖洗系統、智能噴淋降溫系統、智能溫度控制系統、智能消毒控制系統、智能加藥系統、智能液態奶系統、智能無害化處理系統、智能消防系統、智能過磅系統、高清監控系統等,通過10萬多個控制點,聚合到DCS中央控制系統,實現遠程操作和智能化控制。“只需要10個人在中央控制室操作就可以完成整棟樓的飼喂、環控、監控監測等主要工作。”園區工作人員說。
針對“養豬廢氣排放”“遇停電是否會影響豬生存”等網友熱議問題,園區工作人員也一一作出解答,“大廈配備了新風系統,大廈內空氣在樓頂采集凈化后才會排出,園區也設置了備用電源應對突發停電情況。”
此外,與養豬大廈配套的2000畝湖北中新開維食品產業園也正在建設中,未來可日產500萬份預制飯菜,實現吃住行、游購娛、多業態的全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