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本周晚些時候將飛到馬尼拉,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華爾街日報》1月31日報道說,奧斯汀希望在訪菲期間達成一項協議——在菲律賓增加開放4個基地供美軍進入,“這是華盛頓在該地區擴大戰略足跡以應對中國威脅的最新努力”。
《華爾街日報》1月31日報道:美國推動在菲律賓開放軍事基地以對抗中國
(相關資料圖)
這4個軍事基地在哪兒?《華爾街日報》引用美國官員的話說,其中一處可能在北部的呂宋島,還有一處在西南部的巴拉望省,目前還不清楚另外兩處的位置。
而《華盛頓郵報》同天的消息源稱,這4個基地中,可能包括呂宋島北部的兩個基地,另兩個不清楚。
看下呂宋島和巴拉望的位置:
去年11月,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成為有史以來訪問巴拉望的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巴拉望省狹長約200英里,緊挨中國南沙群島,被美媒稱為“菲律賓與中國海上主權爭端的最前線”,哈里斯以副總統的身份登上巴拉望島被媒體認為極具象征意義,是在向中國傳遞某種信號。而《華爾街日報》說,在她那次訪問中,一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就暗示過可能在此地區增設供美軍進入的基地,他說,兩個盟國已經確定了“深化合作的新地點”。至于深化合作的項目,則包括安全合作演習、聯合培訓活動、人道主義救援等。美方還向這些基地投資了8200多萬美元,而支持基地建設項目的大部分合同都給了菲律賓公司。
至于呂宋島,是菲律賓距離臺灣最近的大島,與臺灣相距僅195海里(約360公里)。美媒說,在這兩個地區增設美軍基地,可能使美軍獲得最優戰略位置:一旦臺灣海峽或南海發生沖突,美軍可以從這些基地發動行動。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專家格林稱,這也將有助于菲律賓確保解放軍不會“直接穿過他們的群島,攻擊臺灣或日本”。
就在美國軍方準備擴大對菲律賓軍事基地的使用權之際,本月早些時候,美國海軍陸戰隊宣布將改造沖繩的一支部隊,使其配備先進的能力,到2025年能夠勝任“在嚴峻偏遠島嶼上作戰”,預備著“在臺海發生沖突時可以向解放軍艦只發射反艦導彈”。
2014年簽署的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允許美軍在菲律賓合法活動。該協議規定,美軍可以使用菲律賓的4個空軍基地和一個陸軍基地,允許軍隊在這些基地輪換。目前有大約500名美國軍事人員在菲律賓進行輪換。美媒稱,美國在該國部署規模較小的輪換部隊,“是為了避免與北京的緊張關系升級”。
但《華盛頓郵報》指出,之前協議中規定的5個基地都不在呂宋島北部。
也就是說,這次美國希望開放的是新的基地。一名菲律賓國防官員對該報表示,有關新增基地的協議“或多或少”已經達成,將在兩國國防部長會面時正式確定。他說,最近幾天,菲美兩國防長辦公室的助手們在持續敲定關鍵細節。現在還不清楚將有多少美軍參與。有官員說,作為回報,美國向馬尼拉提供了包括無人機在內的軍事援助,這樣菲律賓軍隊就可以“監視南海的活動”。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東南亞項目主任波林說,擴大菲律賓基地使用權“是一件相當大的事情”。“不僅對臺灣或南海的突發事件意義重大,而且這是一個信號,表明菲律賓正在全力推動美菲同盟的現代化,他們明白,現代化聯盟意味著他們也有責任。”
很明顯,美國急于在南海周邊找一個支點國家,它正在把菲律賓拉下水,脅迫菲律賓出借該國的軍事基地,用來威嚇中國。如果類似協議真的達成,駐菲律賓美軍對中國的偵查能力將會提高,將來美國在這里部署一些海空軍力量、陸戰隊都有可能。
本月早些時候,菲律賓國防部長在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對話時表示,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對我們的防御態勢是個好兆頭”。但他強調,菲律賓加強自身安全的努力“并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1月18日在出席瑞士達沃斯論壇時表示,他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
現在就看他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