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網友發現,下一年的春節離今年春節有384天,這個發現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一年不是只有365天嗎,這多出來的19天哪來的?”有網友感嘆,“這多出來的都是打工人的辛酸淚堆成的!”
1月30日,上游新聞記者查閱日歷發現了2024年的春節(農歷大年初一)在2月10日,2023年春節(農歷大年初一)在1月22日,兩者相差384天。
(資料圖片)
為什么發生這種現象?上游新聞記者采訪了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歷史系副教授鄒登順。
鄒登順介紹,人們所說的一年365天是按公歷計算,而春節是中國農歷年的節日,農歷以月亮繞地球轉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朔望月為一個月,約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歷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為了使農歷年接近公歷年的長度,中國古代古人采用了增加閏月的方法。
按照農歷的計算方法,在19個農歷年中有7個閏月,有閏月的那一年有13個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做閏年。
至于閏月具體安置在哪一個月,這和二十四節氣的“中氣”有關。二十四節氣由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組成,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農歷每個月中,不含中氣的月份就算上一個月的閏月。今年是農歷癸卯兔年,是“閏二月”,所以是384天。
鄒登順介紹,今年還是一個“雙春年”,也就是一年之內出現兩個立春節氣。根據統計,19個農歷年中有7年達到384或385天,有7年是“雙春年”。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編輯:夏洪玲
責編:周尚斗
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