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早7點的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中國南方航空公司CZ8140號航班緩緩降落,飛機上運下一個擔架,上面躺著一個全身多處裹滿紗布、卻滿含喜悅淚水的中國姑娘。她究竟經歷了什么?事情還要從一個月前發生在阿富汗的一次震驚全球的恐襲事件說起。
(資料圖)
一、劫后余生
2022年12月12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家有中國人入住的酒店突然遭到恐怖襲擊。兇殘的恐怖分子在酒店內引爆了二十多顆手雷和炸彈,并槍擊見到的所有人員。隨后,阿富汗臨時政府安防部隊第一時間趕到,立即與恐怖分子展開交火并營救酒店人員。
就在這陣陣爆炸、槍戰聲中,正在酒店和阿富汗朋友一起用餐的中國姑娘小蕓,在緊張的逃生過程中,不慎從八層房間的陽臺外跌落在地......
在阿方和中國駐阿大使館的及時幫助下,小蕓和其他四名在恐襲中受傷的中國同胞被緊急送往當地急救醫院。經過第一時間搶救,所幸都暫時脫離生命危險,但唯有幾乎被“摔碎了”的小蕓全身多處骨折,昏迷不醒,傷勢極重,危在旦夕,一直在ICU中救治。
帶著黨的國家的關心和關愛,中國駐阿富汗大使王愚率使館人員專程來醫院,看望并慰問受傷同胞,同時促請院方全力救治。聽說醫院搶救小蕓等重傷員急需大量鮮血,王大使一行二話沒說,當場擼起袖子就獻了血,每人450cc滿滿一袋。
“我以我血救同胞”。王大使和使館人員親人般的關愛,讓小蕓和院方倍受感動。主治醫師是一位不遠萬里來到阿富汗的國際醫生,她向中國使館表示,二十多年前她曾在其他國家參與過救治中國傷員的工作,對中國同胞有著特殊感情,一定會像對待家人一樣,照顧好小蕓和其他中方傷員。
醫院先后為小蕓做了六七次大大小小手術,中國外交人員和在阿中國同胞的熱血不斷輸到小蕓的身體里,小蕓終于脫離危險,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使館和同胞們時刻關心著小蕓等傷員的康復情況。新年前夕,使館再次派員前往醫院探望,送去外交部“溫暖迎春”慰僑包,為他們加油打氣。同胞們自發組織起來獻出愛心,捐款捐物,出人出力。為了更好地幫助醫院與中方傷員溝通,應院方請求,正在阿富汗作田野考察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汪段泳教授主動搬入醫院,協助醫院為傷員們提供翻譯及日常照顧,一連十六個日日夜夜......
二、艱難抉擇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小蕓病情逐步穩定,并從ICU轉到普通病房。但脫離危險期之后,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當地醫院雖有一流的急救經驗,但無法開展深度、綜合等治療,小蕓的康復進展非常緩慢,而且情況很不樂觀。據遠程會診的國內專家判斷,小蕓要想早日徹底康復,最好盡快實施下階段、更復雜的骨科手術,當地明顯不具備這個條件。
而同時,喀布爾連續發生的恐怖襲擊和重大人員傷亡事件,不僅讓當地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也讓醫院超負荷運轉。為了搶救更多危急的病人,小蕓的病床已被多次轉移,直至最后轉至兒童病房。醫護人員也捉襟見肘,有心無力。此外,其他四位傷勢較輕的中國同胞陸續康復出院回國,醫院里只剩小蕓一個中國病人。而時近兔年新春,在喀布爾的中國人也紛紛回國,再難找到當地僑胞協助照顧。
康復的渴望,病痛的折磨,孤獨的加劇,思鄉的焦慮,這一切都讓小蕓和家人每天都在痛苦和糾結之中煎熬,“早日回國治療”的愿望愈發強烈。
盡管使館和醫院都對小蕓的想法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如何回國,卻成了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小蕓身體狀況遠沒達到能坐輪椅的條件,必須用擔架床上飛機。而阿富汗與中國沒有直航,醫療包機的昂貴費用讓人望而卻步,最快捷的航線就是先飛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再轉乘南航航班回國。
但從喀布爾飛伊堡的航班只有一家阿當地航空公司。而經過大使館、阿外交部等紛紛出面同這家航空公司反復多次溝通后,發現該公司航班確實不具備安置擔架床的條件。要想去伊堡趕飛機,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走陸路、經阿巴邊境口岸到伊堡。但這條歸途之路,無疑風險極大:
一是交通安全風險,全程近500公里,順利的話也需要10多個小時,且其中相當部分都是崎嶇山路,懸崖峭壁。二是安全風險,近期阿巴兩國都面臨十分脆弱的安全環境,小蕓本就是重大恐襲中死里逃生的幸運兒,一定不能再出事了。三是健康風險,如今的小蕓幾乎是個被粘起來的“瓷娃娃”,能否經得起一路顛簸,確實讓人擔心。
除了一路風險之外,時間也相當緊迫。根據小蕓希春節前回國的愿望,加之能夠陪同照顧的同行人的時間問題,小蕓必須趕上1月16日(周一)晚南航飛武漢的那一班。此時,伊堡回國的航班尚未完全恢復,春節前又是回國高峰,機票十分難買。此外航空公司能否允許上機、赴巴簽證、途中安保、救護車等一系列環節的繁重工作都有待敲定。大量不確定因素,也讓有關方面對小蕓的回國打算感到為難。也有人好言相勸小蕓,可否再忍一忍,至少等康復到能坐輪椅了,再乘航班回國。
但小蕓盡快回國的決心堅定無比:自己還年輕,早一天回國治療,便能早一天徹底康復,而萬一錯過最佳治療期,則可能會造成終身遺憾。因此,寧愿冒再大的風險,“爬也要爬回祖國”。
使館對小蕓和家人的堅定態度充分理解。外交為民就是要體現在為民擔當盡責上,通過反復權衡、評估和統籌研究,使館最終決定尊重小蕓和家人的自主選擇,全力以赴提供協助,確保小蕓平安回國。
三、精心準備
決定既成,而時間緊迫。各項準備工作必須在14日(周六)全部完成,確保小蕓能于15日(周日)一早從喀布爾出發。于是,國內和國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間、家人和僑胞迅速行動起來,共同發力,一場現實版的“萬里歸途”即刻拉開序幕。
國內,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緊急協調民航局,犧牲難得的周末休息時間,當晚指導南方航空公司做出特殊安排。南航克服困難大力支持,在執飛航班上安置擔架,做好協助小蕓登機及途中照顧等各項準備,確保小蕓全程平安健康。小蕓戶籍所在地的江西省外辦、九江市外辦即刻協調入境地武漢市政府有關方面,聯絡武漢三甲醫院提前做好準備,確保小蕓抵達第一時間入院治療。
國外,在喀布爾,王愚大使坐鎮指揮,使館人員白天各司其職緊鑼密鼓聯絡,深夜召開館內協調會,全面安排落實小蕓途中的各個環節:協調阿強力部門派出救護車和護衛車輛運送小蕓至邊境;安排可靠、能干的中資企業負責人一路陪同照顧;促請巴基斯坦駐阿大使館周末緊急為我有關人員發放入境巴的口岸簽證;聯絡在巴中國公民負責做好小蕓入巴后的接應和轉運至伊堡的后程安排;請中國駐巴使館關注小蕓在巴行程,及時提供協助和照顧,并為有關人員辦理證件手續等。而同期的伊斯蘭堡,中國駐巴使館、南航駐巴辦事處也是徹夜無休,加班加點、緊鑼密鼓地開展工作,為小蕓的登機回國做好各種周密準備。
當一切基本就緒,已是周六深夜。這是小蕓告別阿富汗、踏上萬里歸途的最后一晚。臨行前,使館官員給小蕓發了一段微信加油鼓勁:“你是個堅強而樂觀的姑娘。明天的行程,雖然漫長而艱苦,也來之不易,但每前行一步,就離祖國更近一步。萬里歸途,一路平安!”
四、萬里歸途
周日一早5點半,阿方安排的救護車、護衛車準時到位,所有人員集結完畢。小蕓在所有人的祝福和陪伴中,迎著喀布爾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踏上了這段來之不易的萬里歸途。
一路上,使館與帶隊的中企負責人納森始終保持密切聯系,全程關注步步行程,千叮萬囑,安全為上。納森全神貫注,保持車隊前后聯絡,隨時通報行程和小蕓狀況。阿方醫護人員精心照顧,時刻留意小蕓的身體狀況。雖然車隊途中經過山路塌方、路險繞行等些許耽擱,好在最終有驚無險,按時抵達了邊境口岸,并在隨行阿方警衛的積極協助下順利通關入境巴國,與前來接應的中國公民會合。在中國駐巴使館的密切關注和接力協助下,小蕓一行繼續向首都伊堡進發,經過全天12個小時的漫長奔波,終于于當晚抵達伊斯蘭堡當地酒店,順利完成這段最令人揪心的跨境轉運。
在給使館官員的微信中,小蕓激動地表示,“以前出國多次,但沒有哪一刻如此想念祖國,想念親人。為了我一個人,許多人付出這么多,心中的感激無法言表!真的感恩祖國,感恩使館!”
此后,駐巴使館、南航駐巴辦事處也開始密集通力合作,協助小蕓一行辦好了核酸檢查、證件和登機手續等工作,最終順利地把小蕓護送上了回國的飛機。
而同時,國內迎接小蕓的有關工作也基本就緒,機場救護車早早就在天河機場等候。
此刻的小蕓,已順利入住武漢的醫院,經驗豐富的醫生正在為她治療、檢查。歷經千難萬險,她終于回到祖國親人的懷抱。
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雖經大難,但不懼病痛,頑強抗爭,再苦再難也要回到祖國,這份決心支撐著她毅然邁上萬里歸途,也感染著身邊所有關心她、愛護她的人。從阿富汗的醫生到旅阿同胞,從大使館外交人員到國內各部門和南航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所有人的共同心愿,就是看到她早日平安回國,皆得所愿。
她也是一個幸運的姑娘。恐襲危境下,她劫后余生。萬里歸途中,她有祖國相伴。她的身上,流淌著中國外交人員的鮮血。她的身邊,凝聚著祖國親人的關懷。經歷了這一切,相信她會對生命、對祖國有了新的感悟和認知,對人生、對未來也會有新的憧憬和期盼。
當前,還有千千萬萬同胞在海外打拼發展,追逐夢想。但這個世界遠不太平,個中艱辛,冷暖自知。珍惜和向往祖國的和平與安寧,“萬里歸途”,或許就是他們心中最深沉、而又最永恒的美好期待。
“同胞的萬里歸途,就是我們的萬里征途”!對中國外交人員來說,海外同胞的這份期許,就是我們的光榮使命。外交為民,永無止境;重擔在肩,無怨無悔!
心有所屬,無問西東,雖行萬里,終向歸途。
祝愿小蕓早日康復,祝愿海外同胞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