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天天最新:我,職業催收員:每天打近百個電話要錢,10人里9個都生意失敗

    2022-11-10 09:26:58    來源:谷雨實驗室    

    他通常要身著職業西裝,坐在格子間里,負責打電話。這三年來,一些欠款人掙扎在無法還清貸款的泥潭里。他始終回避著什么,隔岸觀望欠款人所生活的那個世界,偶爾伸出一把援手,又很快退回了自己的陣營。在高度量化的、每日更新排名的業績壓力下,道德感終究要讓位給現實。

    撰文丨祁佳妮 編輯丨金赫 出品丨騰訊新聞 谷雨工作室

    殘酷催款故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催收員蘇陽萬萬沒想到,他們業績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光,是疫情剛剛開始的幾個月。

    蘇陽入行已經4年,在一家由商業銀行授權的第三方公司做信用卡催收。2020年4月,一些城市逐步解封,恢復運轉,催收主管讓員工們開始去公司上班,但沒人愿意去。他們都覺得,疫情會給很多行業帶來影響,“回款肯定很難”。但等真正回到崗位進行電話催收,每個人卻“不可思議”,公司短短數月就超額200%完成了銀行要求的回款額。

    蘇陽后來分析原因,作為第三方的催收公司其實是從銀行催收系統那兒獲得案子。銀行內部的催收員一般會進行兩到三輪催收,判定錢確實收不回來,才會委托第三方公司。疫情之后,總部的銀行職員可能還在隔離狀態,沒法上班,案子沒有經過“前催”,就直接流向催收公司,很大增加了回款的概率,因為“一個客戶經過的催收越多,回款越難”。

    催收員辦公室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原因是,很多人困在家中,反而減少了催收員們的工作量,甚至無需使用“爆通訊錄”這種方式和欠款人的親友溝通。欠款人在外借貸欠錢,通常不會讓家人知道,但是現在,他們與家人不得不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里共處一室。催收員的電話打過來,“躲都沒地方躲,全家人都知道了”。

    蘇陽說,他一天打20個電話,總會打通一次。電話一接通,欠款人父母問出了什么事,隨后就會幫孩子把錢還了,這樣的好業績足足持續了小半年。

    三年后,蘇陽才意識到,還不上錢的人開始多了。催收員的工作壓力在那幾個月罕見地得以釋放后,又壓在了每個催收員的肩上。

    蘇陽曾經負責催回一個做旅游業的女客戶的欠款,女老板在這家銀行欠了十幾萬元。她告訴蘇陽,以前自己每個月的流水就有一兩百萬,每年流水一千五百萬,她根本不會接這類催收電話。“一二十萬都不夠她日常的零花錢。”可現在,公司員工從兩百個銳減到七八個,一年也賺不了自己欠下的這些錢。女老板后來還了一萬多元,這在蘇陽眼中顯得“素質很高”,他對最終還了一部分款的客戶都抱有良好印象。

    但入職小額貸公司催收部門三個月的小貝就沒那么幸運了。入行不久,她就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的崩潰時刻。2022年9月,小貝做電催時明顯感覺到,客戶還款能力忽然間差了很多,“打十個電話,九個都是因為疫情影響,做生意失敗了。”她從系統里看到,客戶們此前的還款記錄非常良好,基本從不逾期,但在出現疫情后,許多人一時間“完完全全還不上錢了”。

    欠款收不回來,就要面臨“炸賬戶”的問題。催收員的待催名單中每天都會涌入新客戶,小貝最怕碰到有大額欠款的客戶,他們往往還款能力差,錢也催不回來,追不回的款項爛在催收員自己的賬戶里,只會往后一天天堆得越來越多,影響月底業績。

    小貝最近跟了一個獨自帶孩子開雜貨店的女客戶,女人借了10多萬元一直沒還,小貝的目的是讓她在三天之內還錢,“如果三天內沒有還上錢,那三天后客戶的還款意愿就比較差了。”

    小貝還有著初入行的青澀感,她容易心軟,做電催時不喜歡逼欠款人。遇見周轉困難的客戶,她就再給時間,讓他們去借錢、還錢。開雜貨鋪的女人答應小貝,9月15日還錢,但當天卻失聯了。“可以說我對她挺好的,我很同情她”,但換來的卻是欠款人電話不接,短信不回,小貝有種被欺騙的憤怒感,這種虛假承諾還錢的“跳票”行為很考驗催收員的心態。她生了氣,每天狂打電話狂發短信,后來通過工作手機添加了女人的微信,對方發來一句話,“我現在都想死了,你們再逼我也沒有用。”

    初次遇見這種情況的小貝當時慌了神,“我怕她真的出事。”她讓女客戶5分鐘內回復她,不然她就報警了。小貝又承諾女人,不再繼續打電話,但她必須和自己保持溝通,要有能幫得上的地方肯定會幫。女人再沒回消息,微信聊天也沒了后文,小貝急得去找經理求救,經理寬慰她,“能借這么多錢的人,心理素質不會這么差。”到了晚上五六點鐘,小貝終于聯系上女客戶,得知了電話那頭欠款人所經歷的一切。

    “當時房東正在趕她走,我又在一直打電話,所以她整個人情緒有些崩潰。她老公去世了,一個人帶著女兒,最近沒有一點收入,借朋友的錢人也沒還。”

    小貝那晚跟女客戶聊了很久,“現在有疫情,她外面的帳還沒收回來,但只要她有周轉能力,第二個月就會好起來。”

    催收員小貝依舊對女客戶會還錢抱有很強的信心。

    怒氣相互傳染的辦公室

    像小貝這樣選擇進入催收行業的95后,甚至00后有很多。

    催收員的招聘門檻并不高,或者說壓根不存在門檻。蘇陽剛進公司時發現,主管們有的干過修車工,擺過地攤,他自己以前也是賣貼牌衣服的。這份職業對學歷更沒有要求,只要投了簡歷,一般都會進面試。

    在催收公司,工作半年就足以成為行業內的老員工,因為能堅持下來的人太少。這是個流動率極高的行業,蘇陽帶過不少新人,許多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試崗一天就走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他理解他們的選擇,這個行業壓力大,枯燥乏味,還有很多負能量,“債務人的世界,是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而讓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陡然看見這陽光背后的灰色地帶,多數人只會覺得壓抑,非常壓抑。

    ?視覺中國

    催收崗位招聘員工時并不會直接使用“催收”這樣的詞語,而是以一些莊重又有派頭的稱號為它冠名,如貸后管理專員和代扣管理專家。這些名詞很容易吸引來外行人應聘。從一所211大學畢業的曹亦然就是如此。招聘軟件上寫著某小額貸公司招聘“風控專員”,求職無門的他便來了。驚訝的是,同事中還有985大學金融系碩士和法律專業大學生,“也是被‘騙’來的。”

    在外界眼中,催收員這個職業并不光鮮,黑貓投訴平臺上足有34萬條投訴,是欠款人們希望貸款公司停止對他們無止盡的暴力催收。曹亦然一開始覺得外界對催收員有刻板印象,在崗位上工作了一個月零五天后,他逐漸意識到這份職業不為人知的細節。

    催收是個需要“團隊配合”的工作,曹亦然戲稱為“RPG(角色扮演)”式催款。他經常被同事們拉去幫忙,偽裝成銀行、律所與公司法務部的工作人員,多方以嚴肅口吻給同一個欠款人發催款短信,這種心理戰術能給對方造成很大壓力,“讓他以為天要塌了”。至于如何cosplay——公司里有一整套短信模版供員工使用。

    曹亦然的搜索能力在那段時間也有了飛速提升。遇見一個失聯的欠款人是糕點鋪子老板,曹亦然立即去企查查上搜索他的名字,得知糕點鋪總店開在揚州某條街上,他用全景地圖定位到總店周圍的兩家店,通過店鋪名搜到了他們的電話號碼。他打過去問店家,得知糕點鋪老板人沒有失聯,曹亦然才有了繼續催款的底氣。

    吳樂2018年進入重慶一家網貸公司做催收員,是個老資格催收員了。網貸客戶的貸款資質較差,他作為催收員接觸到的人也魚龍混雜。電腦桌上的隔斷屏風擋住了同事們對著座機打電話的臉,卻擋不住四面八方涌來的粗口與怒意。人在這種環境下也容易被暴躁的情緒裹挾。吳樂有次打完一通催收電話,很不順利,氣得直接把鼠標摔向了電腦屏幕,砸出屏幕上的一圈蜘蛛紋,后來是經理過來安撫,他才消了氣。“他老是騙你要還錢,但最后也沒有還,還懟我,我就沒控制住自己。”

    ?視覺中國

    被客戶欺騙的影響,對吳樂來說并不完全是業績受損。入了這行,很輕易就會激起人的好勝心——早晨上班大喊口號激勵士氣,平均工作時長12小時,每天的中午和晚間開會了解回款金額,收不回的款會被經理追著催促,催收員的業績排名也在十幾人的小團隊中不斷跌落。許多催收員都有一顆做銷冠的心,吳樂經常加班到凌晨12點還在給客戶打電話,最久時兩個月都沒休息一天,“我們公司培養的這種文化,會讓人每天跟打了雞血一樣。”他不知道如何準確描述這種狀態,但26歲的他看著同事中的00后,總想證明“大家都是年輕人,誰也不比誰差”,競爭已不單純是為了工資。

    小貝工作一段時間后悟出一個道理,“有些客戶,你不大聲和他講話,他就覺得你好欺負。”她最開始打電話時還秉持著做客服的原則,以在大學聲樂課上練習視唱練耳的甜美嗓音問對方:“先生您好,您的欠款已經逾期一天了,您這邊經濟情況怎么樣,打算怎么處理呢?”男客戶回答,就是沒錢啊,有錢不就還你們了。

    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小貝找工位上的男同事幫忙,男生握起座機聽筒開始叫嚷,“你現在就說一句沒錢,難道你借了銀行的錢就不打算還了嗎?”電話那頭的男人一下就“慫了”,說自己只是這兩天經濟有點困難,朋友答應了借錢給他,后天就來還錢。電話掛斷,事情解決,小貝發現自己還是需要“放狠一點”。

    怒氣總在客戶與催收員之間互相傳染。小貝前不久聯系上了一個欠款人的女兒,公司規定催收員不能主動透露欠款人信息,她只好問對方:“XX先生在我們這里有一筆業務沒有處理,你能聯系上他嗎?如果你沒法幫忙處理,我不能透露客戶信息。”客戶女兒沒好氣地罵她,你傻X吧,什么都不告訴我,給我打什么電話。

    近年來催收行業日漸合規,“催收非法債務罪”在2021年正式納入《刑法》后,小貝所在的公司也收緊了工作要求,催收員做電催時只能看到電話號碼前三位數字,每一通打出去的電話都有錄音監聽,私人手機更是每日上班時被集體沒收。

    欠款人的世界

    在資深催收員蘇陽看來,“沒有一筆錢是收不回來的,只是看你用什么手段。”

    蘇陽用半年時間從基層爬到了小組經理的位置,管理著20多人的團隊。升遷速度之快,使得很多人都來向他請教催收話術。他說話總是拖著不疾不徐的調子,語速和緩,總結下來只有一條建議:別給欠款人太多壓力,而是給他們更好的還款方案,讓他們主動還錢。最夸張的一次,他幫一個被洪水沖垮電器行的老板申請到了本金60期的分期還款方案,還款人說,“銀行都做到這份上了,我再不還就太不是人了。”

    這種具有信服力的催收風格,從他打通第一個還款電話開始延續至今。蘇陽記得自己四年前第一次坐上工位時,聽著“整個辦公室跟罵街一樣”,女同事打電話和客戶對罵飆臟話,他坐在那兒聽不下去,拿著工作手機去辦公室走廊上撥電話。他覺得好奇怪,為什么他們這樣就能收到錢?

    蘇陽工作的第一個月,手頭分配到了七十多個案子,每天打近一百個電話,打通的只有個位數。他需要在15天內聯系上七十多個欠款人,到了截止時間而沒有聯系上任何客戶,案子會被主管收回,這是“能力太差”的象征。

    就像開啟“新手光環”,蘇陽上班的第一周就收回了一筆款項。他打通欠款人父親的電話,告訴他兒子欠錢的事情,“跟他陳述了不還錢對小孩的影響是什么,孩子這么年輕,因為信用卡逾期上了征信,五年之后才會自動消除逾期記錄”。只是講完一些基本常識,欠款人父親很快便幫兒子還了五千元。

    蘇陽收到錢后問他,之前的催收找你,你為什么都不還錢呢?欠款人父親說,之前的人態度都很差,你能聽我講話,我覺得你不像來騙我的。

    較為溫和的性格偶爾也會讓蘇陽面臨道德上的兩難。催收這一行總能看到不少人間疾苦,早期P2P爆雷的受害者、在民間借貸平臺借錢卻被高息纏身的負債人、經營困難的個體戶,都會在歷經多輪催收轟炸后精疲力盡,背著愈積愈多的債額久久不能“上岸”。蘇陽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心安理得地向本就困苦的欠債人進行催收。

    他曾和同事們去一對夫妻家面訪。這家人有三個小孩,兩個身患殘疾,還有一個剛出生。欠款人——孩子們的爸爸在銀行欠了幾萬元,平時做體力活掙錢,每天工作20個小時,收入很低,媽媽則全職在家帶小孩。了解欠款人家庭情況后,蘇陽走出家門和同事們商量,“這家的錢就不要了,不作為重點客戶。”同事們也心軟了。幾天后,欠款人打電話來主動還了五千元,蘇陽收下了。他沒有和領導匯報這家人的事,而是讓他們在他的系統里待了五個月,其間再沒打過一通催收電話,也不讓其他催收公司拿到這個案子。時間到期后這家人的案子自動被銀行收回,分配給其他公司。這是蘇陽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保護他幾個月,不讓別的催收去騷擾他。”

    外訪取證單

    蘇陽開始有些能理解欠款人的世界了。有次在餐廳吃飯,他坐靠近窗戶的座位,看見掛著繩索的清潔工正在清理這家四樓餐廳的窗玻璃。隔著數米距離,蘇陽聽見清潔工接了一通電話,大聲說著“我有錢就會還”這一類的回答。那是他再熟悉不過的欠款人發言。那些在電話里看不見摸不著的,來自欠款人的窩火和怒氣被置于眼前時,蘇陽才理解了為何電話那頭的欠款人永遠脾氣暴躁,態度惡劣。“當你在做這些危險工作還接到催收電話的時候,肯定是非常煩躁的。你要求客戶態度好,這不太可能。”

    蘇陽見過長期受催收折磨的人的狀態,“一定是很差的”,在他看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心安理得地欠錢不還,老賴當然有,但是很少,正常人都有心理負擔。

    他把催收這份在大眾印象中常與“暴力”掛鉤的職業變成一份真正體面的銷售工作。蘇陽習慣和欠款人們建立長久而穩定的關系,最久的客戶與他相識一年。他們像朋友一樣隔上半個月就打一通電話聊聊近況,有沒有哪些還款問題需要幫助?工作找的怎么樣了?

    2020年,蘇陽和家對面的面館老板娘差一點處成了真正的“朋友”。她經常喊他去吃面,他來永遠不用付錢。女人在蘇陽這兒欠了十萬,疫情前,她還了一萬多,疫情后,面館收入受到影響,每月收入三四千元,只有一兩百塊能挪出來還錢,屬于“欠的錢沒個十年八年還不清”的債務人。

    蘇陽和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吃面,“就覺得這個人好可憐”。女人之前和朋友合作開服裝店虧了幾十萬,長期受老公家暴,沒離婚,自己帶著一兒一女開起了面館。老公一年到頭在外地打工,回來發現她和任何男的有接觸就要鬧事打人。和蘇陽吃完面談完還款的事,她沒留他的電話,不想他被她老公騷擾。

    蘇陽那時早已不在乎一兩萬元回款折算成傭金之后的收入,這點回款對團隊來說可有可無。他不再接她的案子,但經常教她如何應對其他公司的催收員,給她提供分期還款之類的方案。

    面館一直開在蘇陽家的小區對面,可他只去過那兒一次。他刻意避開走那條面館所在的街,總是換條路走,不想讓老板娘認出自己。這算不上是真正的朋友關系,因為“她在你面前總是很卑微”。催收員與欠款人天然存在尖銳對立,即使這關系稍有緩和,也是前者對后者了如指掌,后者對前者一無所知,她欠著他還不起的人情——“這很不平等”。

    他始終回避著什么,隔岸觀望欠款人所生活的那個世界,偶爾伸出一把援手,又很快退回了自己的陣營。在高度量化的、每日更新排名的業績壓力下,道德感終究要讓位給現實。

    這兩年,蘇陽聽欠款人們高度一致的欠款理由都給磨出了耳繭,“不管是不是疫情,他們都會告訴你是因為疫情還不上錢。”而原因真實與否又無從證實。他見過有心撒謊的客戶,和緊急聯系人都對好口徑,只說疫情之后丟了工作沒錢可還,他也沒轍。

    道德壓力在此時顯得無足輕重,對催收員而言,說服他們硬著頭皮也要收錢的不過是一條樸素道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更現實的是,“要不然他沒飯吃,要不然我沒飯吃。所以這個錢,我必須得收。”

    抹掉這段經歷

    這份工作帶給人的影響是隱性的,潛移默化的。

    蘇陽有些引以為豪,拿到一個名字,一串電話號碼,他能獲取到的信息與一般人是完全不同的。有陌生號碼來電,他一定要查到號主姓名之后才會接電話,通話過程也會全程錄音,“如果被客戶威脅,投訴,至少能保護自己。”

    發送完訪問邀請,蘇陽通過名字與手機號,已對我的個人信息了如指掌。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掌握的,但他說他需要在絕對了解通話人信息的情境下與之交流,這是他的安全感。最后,蘇陽依舊不相信我的身份,但他說明了原因,“我也會經常冒充成別人。”

    顯然,要讓一個常年混跡于討債江湖、社會經驗豐富的催收員信任他人,總需要長時間的多次試探。隔著電話線與人交流久了,似乎也會讓人忘記如何面對面說話。

    吳樂在去年11月從催收公司辭職。從深耕三年的行業里跳出來,再找工作時十分迷茫。他早就厭倦了這一行——錢多,但追指標也非常厲害,“每天都是煎熬”,熬到發工資會開心一下,但第二天又要繼續熬。上班第二年他就在想離職的事。他想離開這一行去做面銷,而非催收員這樣的電銷。付諸行動后,他試了幾個面銷崗——也就是面對面和客戶談生意,這讓他不太適應,“沒什么底氣,比打電話難多了。”

    感覺自己“好像什么也做不了”,吳樂還是參加了另一家催收公司的面試。他一踏入滿是接線聲的辦公室,“聽到他們說的那些話術”,無數個通話回憶與一種強烈的抗拒一齊涌了上來。

    這一次吳樂停止了猶豫,果斷拒絕了催收公司的offer,不久后找到一份汽車銷售的工作。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向好的時候,做傳統燃油車銷售,并不是那么容易開單,吳樂一個月最多賣十臺車,最終工資到手七千多塊,比他做催收時的工資少了一半。但至少他比以前輕松自在了許多。現在的工作上午8點半上班,下午6點下班,偶爾加班,可工作時間彈性,不用進行催收那般“機械的重復”——釘在工位上從早到晚打電話;更沒了時刻存在的競爭壓力與道德難題。

    ?視覺中國

    吳樂做催收員的幾年里很少向家人描述自己的工作內容。過年回老家時,被問到在做什么,他從不提催人還款的事,只說在辦公室打打電話,做金融,讓這份工作聽上去光鮮一些。求職期間,他偶爾會從過往履歷里摘掉做催收員的那三年時光。他曾去一家建材公司面試,如實說完催收經歷后,老板的意見一下子大了起來,“他覺得做催收的人很會玩套路,但做建材必須一五一十地跟客戶交代用了哪些材料”。后來,吳樂并未被錄用。

    催收行業的高薪資高回報當然為它留下了不少年輕人。住在二線城市的蘇陽月薪兩萬,加上各種外快,年薪可達30萬。在長沙,小貝同組的8個組員中,工資最低的女孩扣完五險一金也有八千塊,其他人工資全部過萬。

    23歲的小貝大學畢業后就看清了自己的未來。她在一所二本大學學音樂,“我這種專業沒什么用,又是普通二本畢業的人,要么找個有錢老公嫁了,要么在一個崗位上耗十年晉升。”想要在短期內拿到高工資實現經濟獨立,對她而言似乎只有催收這一條路。只要催回更多的款,就能拿到更高的工資,多勞多得是這里最大的公平。

    但它終究留不下那些與其理念相悖的人。比曹亦然早一周進公司的法學生,說話輕聲細語,是業績永遠墊底的那個人。主管后來教他罵人,他學著那些打擦邊球的話術,用潛臺詞告訴欠款人不還錢可能要坐牢。這不是“威脅恐嚇”,而是“迷惑”,但還是收不回什么欠款。曹亦然形容他“業績差,運氣也很差”。法學生不久后就走了,回去備戰法考,回到了自己的正常軌道。

    曹亦然也在轉正五天之后提出了離職。短短數月,催收工作就給他平和的生活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最激烈的一次,是他在下午五點撥通了一個欠款人電話,喝醉酒的男人在電話那頭朝這個斯文男孩怒吼,你們公司在哪兒,我去把你殺了。他當下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沒想到第二天男人卻還了款,心情猶如坐過山車,短暫恐懼之后是長長的暈眩與疲憊。

    他離職后刪掉了許多同事的微信。這段為期一個月零五天的工作,曹亦然沒有告訴女友、父母和任何一個朋友。他在簡歷中永久抹去了這段經歷,他說服自己,忘掉在這里發生的一切。

    ? 為保護隱私,文中采訪對象均為化名。除特殊標注外,文中插圖均來自受訪者。頭圖來源于視覺中國。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亚洲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777777|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