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巖
殲-20作為我國現役最先進的隱身戰機,一直是軍工裝備中的明星。近日,其最新改進型——雙座版殲-20畫面亮相央視。
央視軍事頻道《軍事科技》欄目最新一期,播發多個雙座版殲-20鏡頭,這是該改型畫面首度在官方媒體中亮相。
(資料圖片)
更令軍迷讀者興奮的是,節目中還討論了由五代機充當長機指揮控制隱身無人機編隊執行打擊任務的新戰法。對此,央視還配發了殲-20控制3架隱身無人機的動畫鏡頭。
政知君注意到,央視節目中引用多組網絡媒體的畫面稱,雙座版殲-20采取縱列雙座布局。解說詞稱:“很多媒體猜測,未來雙座版殲-20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擔當操控無人僚機的平臺,和無人機組成機群執行打擊任務。”
就這種新穎的空中編隊模式,節目還配發了雙座版殲-20指揮控制三架無尾飛翼式無人機編隊飛行的動畫畫面。
節目中,軍事評論員魏東旭解讀稱,如果由雙座版殲-20指揮無人僚機,一名飛行員專司駕駛,另一名飛行員可以針對多架無人機進行指揮控制,分配作戰目標。“我們很期待未來可以看到雙座殲-20和先進無人機同臺亮相。”
針對雙座版殲-20,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向政知君解讀稱,殲-20由于隱身和雷達、信息處理能力優越,必然會發展成為戰場“多面手”。充當無人僚機指揮平臺,或許只是其其中的一種功用。
他分析稱,殲-20依靠優異的突防能力,完全可以擔負預警機的部分任務,對敵探查后將數據分發至其他作戰單元。另外,對比現役的殲-16,殲-20也完全可以開發出一款兼具對空和對地打擊的戰斗轟炸機機型。
“但不論擔負哪種任務,其復雜程度都可想而知,這就要求駕駛任務和其他任務剝離,需要兩名飛行員各司其職。”宋忠平表示,擔負更多樣化的任務正是雙座版殲-20的應有之義。
宋忠平同時還強調,通過這次披露的改進型可以想見,未來殲-20不再單單指一個戰機型號,而是成為一個戰機家族的代名詞。中國的航空工業敢于創新、嘗試其他國家從未做過的事情,正是我們逐漸成熟、強大的體現。
關于央視畫面中伴飛雙座殲-20的無人機,從外形來看,和2019年亮相國慶閱兵的攻擊-11型無人機非常相像。
前述節目中同時也就攻擊-11無人機進行了詳細介紹:外形科幻,可對敵縱深目標實施精準打擊。國防大學教授葛立德解讀稱,攻擊-11采用隱身設計,無尾飛翼布局和內埋式彈倉大幅提升了隱身性能。
央視欄目還解讀稱,中國已經成為智能無人裝備領域的佼佼者。依靠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中國國產無人裝備走在世界前沿。
資料|央視等【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