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江日報記者探訪湖北省江岸區政務服務中心發現,該中心在全市首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讓企業和群眾遇到急難問題,不出辦事大廳就能解決。
6月8日下午,記者探訪江岸區政務服務中心發現,在二樓、三樓、四樓的導辦臺以及四樓的29號窗口,共設置了4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群眾咨詢或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被登記在冊。
記者看到,上述4個窗口前,辦事群眾并不多。在四樓的29號窗口采訪時,記者等來了一位市民。上前一打聽,原來,他在咨詢如何領取新開辦公司的公章。得知他的來意,工作人員耐心為他作了解答。
“對于可解決事項,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協調相關科室共同推動解決。確實不符合辦理條件的,工作人員也會從政策和法律層面上做好解釋。”窗口工作人員透露,自開辦以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的多是市民的咨詢,而真正屬于“辦不成事”的案例很少,“設立這個窗口的目的,就是解決極少數的急難事”。
今年4月,邱先生在江岸區政務服務大廳“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他自己的戶籍信息與孩子的戶籍信息不一致,他擔心影響孩子中考報名,希望予以更改。
據了解,正常情況下,該業務辦結時限為10個工作日。按這一時限,可能影響孩子中考報名。工作人員立即與政務大廳公安窗口聯動,申請加急辦理。次日下午,新的戶口本就送到了邱先生手中。
記者翻閱《“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登記簿》發現,企業和群眾遇到的不少問題,現場就解決了。比如,某教育科技公司設立分公司時資料不齊全,窗口通過“容缺受理”機制為企業辦理;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臨近下班時間才來政務大廳,工作人員利用午休時間為其延時服務……
江岸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初衷就是為了暢通企業、群眾反映渠道,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
據了解,江岸區政務服務中心于今年4月初開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已受理企業和群眾的咨詢、求助30余件,政務大廳投訴量大為減少,頻受群眾點贊。(記者汪洋通訊員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