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道,多位日本政府官員證實,美國和日本決定共同研發新型反導攔截彈,以對抗中國、俄羅斯、朝鮮推進研發的高超音速武器。雙方預計將在18日舉行的日美首腦會談中達成協議。
(資料圖片)
報道稱,這將是美日兩國自2017年結束研發“標準-3 Block IIA”攔截彈后第二次共同研發反導攔截彈。
8月18日,美日韓首腦會談將在距離華盛頓約100公里的馬里蘭州戴維營舉辦。屆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會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單獨會面,或就聯合開發高超音速武器攔截系統達成協議。美日兩國政府計劃在10年內完成這種新型攔截彈的研發。
新型反導攔截彈示意圖 圖源:《讀賣新聞》
對于高超音速武器,各國的定義不同,一般而言,高超音速武器指的是在大氣層內飛行速度超過5倍音速的武器,可在臨近空間高速、高機動飛行,受地球曲率影響,地面預警雷達很難對其進行預警跟蹤。
《讀賣新聞》稱,目前,中國已擁有實用化的高超音速武器,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將高超音速導彈投入實戰。朝鮮也稱已經成功測試多型高超音速導彈。為應對所謂的威脅,日本防衛省正力求提升陸上自衛隊03式中程防空導彈(Chu-SAM)的性能。“宙斯盾”艦上搭載的SM-6導彈也有一定的攔截能力。但由于上述攔截導彈均為末段攔截,因此日本迫切需要在更遠距離外獲取對岸打擊的能力。
報道稱,若想攔截高超音速武器,還需建立能夠盡早發現追蹤導彈的體系。如今美國正在推進建立由多顆小型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日本防衛省考慮與美國共享衛星網絡。
目前,日本政府也在推進獲得打擊敵方導彈基地等的“反擊能力”,在共同研發新型攔截彈的同時,還將加緊整備保證“反擊能力”的遠程導彈。
當地時間2023年1月1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晤來訪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高超聲速導彈作為新型戰略戰術打擊武器正日益成為軍事強國爭奪的技術制高點。今年6月,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與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舉行聯合記者會時稱,日本和美國打算繼續加強兩國聯盟的威懾力和反應能力,包括討論聯合開發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的可能性。
此前(2022年12月),《日經亞洲》曾報道稱,日美正考慮聯合研究使用高超音速滑翔戰斗部攔截彈道導彈的技術。這將使導彈能夠在現有反導系統無法到達的高度摧毀目標。
日本防衛省計劃在2023年開始設計一種用于遠程導彈的導彈助推器,使其可在敵方導彈飛行軌道發生變化時調轉方向。
針對美日間的軍事關系,我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表示,中方一貫認為,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應當有利于地區的和平穩定,不應當針對第三方,更不得損害第三方的利益。毛寧指出,大搞脅迫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