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方艙醫院建設項目公示牌。網絡截圖
近日“佳木斯方艙醫院”的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有網友發視頻稱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前進區附近居民區正在設立方艙醫院,這位網友質疑:“為何全國都在拆除方艙醫院,這邊的社區還在設立方艙醫院?”
面對質疑,佳木斯市相關部門的回應不但未能止疑,還引發了更大的熱議。一曰:“項目申請資金用的方艙醫院,是疫情防控期間國家給予的專項資金,現在經費已經批下來了,不建不行。”二曰:“該方艙醫院在名義上是隔離點,但實際用途現在做的是文旅類項目,主要是文旅、潮玩、賓館。”
【資料圖】
以當下的疫情狀況,還需要大建方艙醫院嗎?相信這是佳木斯方艙醫院最初引發圍觀的根本原因。
沒想到,奇怪的事情還不止佳木斯一例。隨后媒體報道,不僅佳木斯,哈爾濱也在為方艙醫院建設招標,云南文山也爆出,將耗資2200萬建永久性方艙醫院。
如果說當下一些地方準備建方艙醫院的消息已讓人驚詫,那么當地有關部門的回應遭遇強烈質疑就更不意外了。
“經費已經批下來了”,但過去批這筆經費是鑒于當時的疫情,現在情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這筆錢就一定要花嗎?
以預算已批作理由站不住腳,改換名目也要用完經費,其性質同樣惡劣。因為其項目公示里明確寫著要建方艙醫院,如果以建方艙醫院的名義申請專項資金,實際卻是規劃建設文旅、賓館類項目,豈不是涉嫌預算造假?
一言以蔽之,在實際情況和用途已經發生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置低效甚至浪費的后果于不顧,還要執著按原計劃花完經費,這就是為花錢而花錢,是對公帑的巨大靡費。
當下一些地方大建方艙醫院,很容易讓人想起“突擊花錢”現象。
長期以來,一些部門一度嗜好在年底“突擊花錢”。在其看來,花的這些錢經過了正常審批程序,而且并未突破預算,所以花起來心安理得。
然而,是否突破預算當然是一個問題,但更重要的難道不應該是看這筆支出是否必要和正當?
近年基層財政狀況并不寬裕,中央屢屢重申,要“節用裕民”,“錢要用在刀刃上”,當下又值防災救災的時節,豈容公帑以各種名義白白消耗?
無論如何,這種漠視實際情況,置低效甚至浪費的后果于不顧,也要強行花光預算的現象亟須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