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陽 |較真主筆
歡迎閱讀本周的“較真札記”。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本周又有哪些虛假和錯誤信息迷惑人心,我們也會持續關注與謠言生產和傳播相關的新技術、新模式。本期為第六期。
“北京氣溫44度”疑云
(相關資料圖)
炎熱,是這個夏天的全國性主題。對于北京來說,從6月下旬到7月上旬,更是猶如經歷了炙烤一般。據氣象領域專業賬號“中國氣象愛好者”的說法,從1951年(有系統完整可比的氣象觀測以來)到2022年,北京總共只有6天超過40度,而最近這不到20天,就有5天錄得40度以上的高溫??梢哉f,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夏天。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懷疑,北京的氣溫是否被低估了。有人在網上拋出了一個“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的預報數據”,顯示6月30、7月1日、7月2日這幾天的溫度分別達到了43度、44度、43度。而這幾天的真實記錄是多少呢?據國內網站“2345天氣王”,這幾天實際氣溫最高分別只有39度、39度、38度。差了4、5度之多。
盡管那些拋出“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的預報數據”的文章,大多持批評態度,稱其“違法違規”“別有用心”以及“不準確”。但不管是這些作者,還是回復的網友,很少有人質疑這是否是真實的美國大使館發布的數據。這大概與美使館曾公布北京PM2.5數據的“前科”恐怕有關系。很多人下意識認為,既然公布過PM2.5數據,那在監測個氣溫不也順理成章。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覺, 美使館公布的數據, 只有兩種,一種是北京的PM2.5,另一種是后來增加的臭氧數據,從來就沒有公布過氣溫。
那網傳的那張圖到底是什么呢?實際上,搜索相關關鍵字就可以發現,這張圖來自網站aqicn.org,這是一個能監測和預報全球空氣質量的網站。該網站確實能顯示看起來與美使館的有關的一些信息,有PM2.5數據,也有氣溫、風速等數據。
但是,該網站并沒有說,這個氣溫數據來自美使館。事實上,我們還可以切換到北京其他地方,也能顯示氣溫數據??梢圆聹y,所謂的氣溫數據,只是針對這個北京某具體地點的預報數據,而不是說,數據來自美使館。
明確這不是美使館的氣溫數據后,我們就需要考慮,這到底是什么數據?為什么會報出44度這樣的高溫?靠不靠譜?畢竟這才是人們最關心的。
在aqicn.org的數據面板上,并沒有直接給出數據的來源。但該網站有專門介紹其使用的“預測模型”頁面,這些模型基本都是反映pm2.5、pm10、SO2、NO2等空氣質量指數的,只有一個模型,提供的數據是臭氧、風速、氣溫、濕度,與面板參數相吻合。這個模型是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這是一個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系統,來自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 (NCEP) 。對比美國天氣網站wunderground上的GFS預報數據,可以確認,aqicn.org上的氣溫數據,就是來自GFS。
那GFS為什么會預報出這么夸張的氣溫預報呢?
其實這是“數值天氣預報系統”的通病,所謂數值預報,即電腦按照既定的程序,根據衛星圖、雷達圖等收集到的數據,計算出幾個小時、幾天、甚至是幾周后的環流形勢,并給出一個預報的初值。但這個結果,尤其在氣溫極值上,直接采信是存在問題的。許多氣象專業人士和愛好者都只出過,而且是有很多先例的。
比如今年6月28日的一則氣象新聞中,有業內人士稱“在7月1日的預報中,歐洲方面預報給出高溫核心在北京西北部,昌平附近,為42℃。美方預報在北京與河北交界,三河附近有46℃?!彼^的“歐洲方面預報”,是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是使用更廣泛的另一套數值天氣預報系統;而“美方預報”就是指“GFS”??梢钥闯觯@兩個數值預報系統給出的差異本身就很大。
再往前,去年5月3日“風聞網”一篇文章貼了一張圖,顯示去年GFS在4月27日預測5月10日“河北局部甚至有45攝氏度之高”,但實際上5月10日河北各市氣溫甚至只有10來度。
親自測試可以發現,GFS關于溫度的預報變化也非???,甚至1個小時內,關于北京某天最高溫度預報,可以變化六、七度之多。
所以,“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并非適合普通人直接參考的天氣預報。
而人們日常在電視、天氣軟件看到的天氣預報,都是將數值天氣預報“精細化”之后的結果——預報員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根據電腦計算結果,仔細查看雷達回波,紅外圖,水汽圖等,根據自己的知識進行判斷,還要和其他氣象局的預報員共同會商,才做出的預報。
所以結論就是,盡管今年北京真的非常熱,但截止目前最熱那天就是6月22日的41.1度,所謂的“44度”,只是一種并不靠譜的預報。這次的“氣溫疑云”再次提醒我們,不能聽風就是雨,有圖未必有真相,耐心按圖索驥,才能發現到底怎么回事。
本周其他值得注意的謠言與不實信息:
“高考狀元放棄清華北大,報考國防科技大學”——6月30日,國防科技大學發布聲明稱:近日網絡涌現的涉及到所謂“狀元”放棄XX學校報考我校的帖文或短視頻,絕大多數內容不真實。我辦不認同部分視頻中對不同高校之間的不恰當對比與相關言論,期待大家共同維護正向、正能量的網絡環境。
較真點評:該類型的短視頻,在網上已經持續了好一段時間,層出不窮。與造謠“清華”是“清除中華”利用的是同一種情緒。但再怎么有情緒,也不要被營銷號牽著跑。不然按那些短視頻的說法,報考國科大的狀元都不夠用了。
“房產中介搶單被殺害”——7月3日,網傳消息稱,寧波某小區河里驚現浮尸,浮尸身份為網紅房產中介“馬哥聊房”,因“內卷”搶單被殺害。4日晚,“鎮海公安” 社交賬號對此進行了辟謠——“馬某某系意外溺水死亡。公安機關通過查看監控視頻、現場勘驗、走訪詢問相關人員等,查明:2023年6月30日晚10時左右,馬某某與朋友聚餐飲酒后,在回家時意外掉落鎮海九龍湖鎮某小區旁河道,不幸溺亡,排除他殺,馬某某家屬對死因無異議?!?/p>
較真點評:“馬哥聊房”在社交賬號呈現的是一個觸犯既得利益者的形象,結果他剛爆料被人威脅,結果就人沒了,引發猜疑,可以說是正?,F象。但得出結論仍需慎重,畢竟“馬哥聊房”影響力是否大到同行不惜把他弄死,也是存在疑問的。
“麥當娜被曝腦死亡”——7月4日,據外媒報道,麥當娜好友Rosie O"Donnell回復網友稱,向粉絲們保證這位流行偶像狀況良好,正在家中康復,“她在家里養病,現在她很強壯”。此前,6月29日,據外媒報道,麥當娜Madonna于周六失去知覺,被緊急送醫在ICU搶救,之后有傳言稱麥當娜被宣布腦死亡。
較真點評:流傳的“麥當娜被曝腦死亡”截圖,是個典型的三無新聞,沒有任何可信度。網友可以記住,凡是名人過世的大新聞,來歷不明的信源都沒必要當回事,基本都是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