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蒙古《興安日報》報道,5月16日16點45分,一架滿載著游客的天藍色客機降落在烏蘭浩特義勒利特機場。來自廣東省深圳市的103名游客來到興安盟參加第十五屆阿爾山杜鵑文化旅游節(jié)。
在蒙古族迎賓曲中,興安盟委書記張曉兵攜四大班子成員,與烏蘭牧騎隊員一起,以最高的禮節(jié)為遠道而來的游客獻上圣潔的哈達,歡迎他們走進興安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興安盟文化旅游體育局)
這是今年興安盟迎來的首航域外包機游客,標志著域外游客正逐漸被引流到興安盟,拉開了2023年興安盟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大幕。
據報道,年初以來,興安盟積極開展文旅宣傳推廣工作,先后在粵港澳大灣區(qū)、京津冀、長三角、川渝地區(qū)開展8場旅游推介會,展示興安盟旅游資源,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
興安盟委、行署高度重視參加杜鵑節(jié)的外地游客,盟委書記張曉兵要求,開辟旅游專列、包機(切位)、大巴,為北京市、南京市、大連市、深圳市等地的游客開通“綠色通道”。
近年來,盟委、行署堅持把旅游業(yè)作為富民強盟的主導產業(yè)來培育,堅持“全域全季、差異化高端化”發(fā)展定位,強化營銷推介、客源引流、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策劃節(jié)慶活動,進一步提升興安盟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影響力。
興安盟今年春季還舉辦了“山水之約”興安盟春季旅游發(fā)布會暨春季旅游推介會,圍繞“微度假”小團隊、輕量化、品質化的需求趨勢,精心設計并推薦了9條以合家團聚、溫泉康養(yǎng)及鄉(xiāng)村民俗體驗為主題的鄉(xiāng)村微度假產品,20條春季精品線路為游客提供更多遠離塵囂、親近自然、舒適愜意、沉浸體驗的旅游產品,并推出興安盟旅游吉祥物“小興”和全區(qū)首個智能化旅游行程定制程序,推動春季旅游市場持續(xù)升溫。
此外,興安盟還對《興安盟扶持旅行社發(fā)展實施方案》進行修訂,進一步提升獎補比例,著力構建健康良性市場激勵機制,不斷優(yōu)化游客招徠獎勵政策,激發(fā)旅行社“引客入盟”的積極性。截至3月31日,各旅行社招徠東三省、珠三角等地區(qū)游客88團次、6464人次。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為了吸引游客,興安盟各地文旅局局長通過文旅宣傳短視頻花式“出圈”?!疤孛涝l特”“心靈牧場科右前旗”“興安盟科右中旗文旅局長歡迎您來楓情馬鎮(zhèn)”等文旅局長秀文旅系列短視頻在各平臺熱播。視頻中,各地文旅局長們擔當本地文旅宣傳推廣大使,推廣當地文化旅游和特色產品,助推文旅產業(yè)發(fā)展。
此外,興安盟阿爾山熱播的宣傳片《有一種美叫阿爾山》,由興安盟委書記張曉兵、興安盟盟長蘇和參與拍攝并配音。在宣傳片里,兩人出鏡,用詩意文案將阿爾山的美一一展現(xiàn)。
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興安盟接待國內游客178.24萬人次,同比增長33.82%;實現(xiàn)旅游收入11.43億元,同比增長31.68%。
官網介紹,興安盟(“興安”系滿語,漢語為“丘陵”之意)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總面積5.51萬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61.89萬人,常住人口140.5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47%,其中蒙古族人口占42%。1980年興安盟恢復盟建制,現(xiàn)轄兩市(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三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一縣(突泉縣),其中,阿爾山市和科右前旗為抵邊旗市,烏蘭浩特市為盟委行署所在地。
興安盟共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18個,是東北地區(qū)重要的生態(tài)功能區(qū)和生態(tài)服務區(qū),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盟、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旅游資源豐富,“紅色之城”烏蘭浩特、“林海圣水”阿爾山、“神山珍鳥”扎賚特旗、“杭蓋草原”科右前旗、“春州古城”突泉縣、“楓情馬鎮(zhèn)”科右中旗,6個旗縣市的風光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資料來源:《興安日報》、中國經濟網、興安盟文化旅游體育局、阿爾山市融媒體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