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衛生健康委按照有業務用房、有人員編制崗位、有設施設備、有經費保障的“四有”要求,今年將高標準建設3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斷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功能,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診。
寬敞明亮的門診大廳,分工明晰的業務用房,統一配備的全新設備,聯通上級醫院的互聯網診室……5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未來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從去年10月搬遷后,這里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患者宋亞莉正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日常檢查。前些日子她查出腦供血不足,和家人商量之后,決定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治療。“我家離這兒特別近,走路三五分鐘就到了,看病非常方便,報銷比例也比大醫院報銷比例高,而且這幾天住院,感覺醫生護士的服務,還有住院環境都非常好,我非常滿意。”宋亞莉說。在鄭州,越來越多的居民像宋亞莉一樣,就醫習慣也在悄然轉變,不再舍近求遠往大醫院跑,而是更多地選擇社區醫療機構,在家門口看病就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推進分級診療工作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得到凸顯。
據悉,去年鄭州市發布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1年要通過新建、改制改造提升,新增政府主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家,到2022年全部達到國家基本標準。鄭州市衛生健康委社區處處長李建表示,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2020年完成了6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任務,今年目標是按照每萬名居民7名醫護人員的標準,新增38家政府主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已經基本建成了26家,剩下的12家也在陸續建設中。(記者葛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