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連降9周,具體價位是多少?
現在是11月,豬肉批發價連續9周,也就是連續63天下跌。豬肉北部許多地區一直低至20元。應該知道,2019年同期肉價已經漲到35元左右,但是主流肉價還是25元左右。
為什么豬肉的價格一直在下降?
據媒體報道,前三季度,全國新建投產養豬場1.25萬個,修復空欄養豬場1.34萬個。到9月底,全國生豬人數達到3.7億,回到2017年底的84%;可育母豬達到3822萬頭,2017年底恢復到86%。
在市場和政策的推動下,今年的農戶積極補充欄目,加大支持力度,生豬產量繼續回升。
特別是今年的6、7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存欄量逐年增加,這是生豬恢復生產的兩個重要轉折點,8、9月份,增速進一步擴大。根據這一趨勢,我們有信心生豬的年生產能力將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的水平。
豬肉價格連降9周會降到春節嗎?豬價走勢表述:
上周生豬價格先漲后跌再漲。在本周的前半周,農民不愿意高價出售。上周豬價連續下跌后,部分地區豬價已接近專業育肥或二次育肥的成本線。此外,一些規模農場的生豬減少了,生豬供應緊張。屠宰企業被迫提價收豬,生豬的收購價格在當地上調了兩次。但消費依然疲軟,下游產品運行緩慢,批發市場仍有一些剩余商品。屠宰企業抵制生豬價格高企,很多地方生豬價格下跌。接近月底,大規模養殖場的屠宰即將結束,加上農民對低價的抵制和市場前景看好,生豬供應緊張,屠宰企業收購不順利。山東和東北,其中,的屠宰企業當天晚些時候完成了生豬收獲計劃,當地出現了第二次提價,許多地方的生豬價格再次上漲。
一般來說,由于生豬大型養殖場月初屠宰速度較慢,屠宰企業仍難以收豬,生豬價格有一定上漲空間。但是,目前消費依然疲軟。據行情寶,說,豬肉的價格是19.4元/公斤,豬肉的價格是家禽和雞蛋的3-5倍。家禽和雞蛋對豬肉,有一定的替代性,下游產品速度不快。屠宰企業剛開始工作時還在低水平鞏固。屠宰企業降低價格的意圖仍然存在,生豬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行情寶預計,短期內生豬價格在上漲后將企穩。
從長遠來看,生豬前三季度的產量恢復好于預期。據監測,今年9月,可育母豬數量連續12個月增加,生豬母豬數量也連續8個月增加。農業和農村事務部表示,考慮到生產恢復、進口和消費變化等因素,預計明年元旦和春節期間,豬肉的供應量將同比增長30%左右,整體價格將低于去年同期,因此現價,不會有大的增長“這可以確保老百姓碗在新年期間不缺肉”。
對于消費者來說,自然希望能夠“吃肉自如”,早吃10塊錢和豬肉。只是很多人抱怨現在的肉價還是太高了,根本買不起。前些年,豬肉只有8-10元一公斤。豬肉什么時候會跌到10元?
事實上,豬價從9月份開始下跌,10月份的跌幅有所增加。部分地區已跌至12元,全國均價也在14元大關,全國均價也在14元大關,東北、華北均價在13元左右。相比9月份來說,豬價的跌幅顯然非常大。
今天全國均價為14.5元左右,整體來看呈現上漲狀態,這也讓消費者很無奈,怎么豬價再次上漲了?是不是就意味著很難再吃上10元豬肉了?如今的豬價迎來“3連漲”,也讓很多人好奇,到底是誰從中插手調控豬價?
還有一些人好奇,豬肉批發價連跌63天,按理說豬肉價格應該早就跌到15元了,為何還在25元左右?沒什么太大的變化呢?
首先,生豬的供應壓力現在減輕了。截至9月底,生豬的存欄量已于2017年恢復至84%,母豬存欄量也已恢復至前幾年的86%。正是由于供應量的增加,豬肉的物價也在緩慢下降。至于為什么下降幅度不大,主要是因為屠宰企業需要保證利潤。
雖然生豬價格下降,屠宰企業的收購成本下降,按理說是好事,但是終端的銷售價格不會馬上改變。畢竟,當生豬崛起時,屠宰企業的收購成本很高,它們往往不得不虧本出售。生豬價格下跌后,不會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而立即調整生豬價格,以彌補損失,增加收入。
其次,零售商人有強烈的“持倉”意愿。雖然批發價下降了,但零售商家不愿意直接降價。為了增加收入,他們也選擇不降價或降價少。
那么,豬肉房價何時會回歸10元時代?
今天,生豬的產能不斷恢復,生豬的供應只會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迎來的豬肉價格將不可避免地下跌。
但是,短期內不能掉得太多。要知道迎來很快會有一年的消費季,南方也會準備年貨,從而增加豬肉采購。到時候肉價很難跌,可能還會再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