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記者劉洋)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獲悉,近日,北京地鐵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土建16標段左線盾構機順利出洞,加上之前貫通的京張預留段區間,標志著線路首個盾構隧道區間(后廠村站至新龍澤站)雙線貫通,新建段主體結構施工進入全力沖刺階段,為順利實現地鐵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昨天上午,在后廠村站位于地面16米的地下施工現場,北青報記者看到,后廠村站至新龍澤站左線盾構機順利出洞。后廠村站至新龍澤站是北京地鐵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貫通的首個區段。接下來,盾構機將繼續打通后廠村站至軟件園站區間隧道。
北京軌道交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土建施工16合同段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趙龍介紹,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既有線改造工程。為確保盾構機順利掘進,中鐵十四局的隧道工程師們經過多次分析論證,總結出了一套詳細的掘進參數,逐一攻破了各大風險源。自去年10月份始發以來,兩臺盾構機在先后長距離穿越京新高速匝道、后廠村路等一級風險源過程中,沉降數據最大值均控制在2毫米以內,路面無任何變形,上方車輛通行未受任何影響。
據京投所屬軌道公司介紹,北京地鐵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是在既有13號線西二旗-龍澤-回龍觀站區段,全線新建車站19座、新建線路約29公里,改造線路約34公里,加裝聲屏障約22公里。通過線路改造等技術手段,將既有13號線倒“U”形線進行拆分,在16號線和17號線之間搭建“X”形東、西橫向線,分別由車公莊經西直門、新龍澤至天通苑東,串聯既有13號線西段及天通苑和回龍觀地區;由海淀區16號線馬連洼站,經新龍澤至東直門站,串聯上地軟件園、回龍觀、天通苑及13號線東段。
按照計劃,拆分后的兩條線路具備互聯互通的條件,同時預留了跨線運營條件,可實現跨線組織運行。新建段19座車站中,9座車站為換乘車站,其中天通苑東站與17號線換乘、天通苑站與5號線換乘、回龍觀東大街站與8號線換乘、新龍澤站與19號線及東北環線換乘、軟件園站與19號線支線換乘、馬連洼站與16號線換乘、學院南路站與昌平線南延換乘、西直門站與2號線及4號線換乘、車公莊站與2號線及6號線換乘,極大提升軌道服務功能。
市重大項目辦軌道三處副處長韋斌介紹,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拆分完成后,將有效解決西直門終點站列車折返條件差、發車間隔無法縮短、13號線車廂擁擠、站外限流排隊等問題。在昌平區回龍觀天通苑區域及海淀區軟件園區域之間搭建快捷的出行條件,重點加強北部大型居住組團與上地軟件園、中關村等就業集中區域的聯系,大幅縮短市民的出行時間。
攝影/本報記者郭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