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年內每年斥資1.5億元優環境、擴規模、育龍頭、增活力(副題)
遼寧日報訊 記者金曉玲報道 記者8月7日獲悉,《沈陽市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印發實施。今年起的3年內,沈陽市每年投入1.5億元資金,從優化環境、壯大規模、培育龍頭、激發活力等維度,全力提高軟件產業賦值、賦能、賦智水平,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積極爭創并力爭成為東北地區首個“中國軟件名城”。
軟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支撐。沈陽軟件產業發展起步較早,始終保持健康平穩的發展態勢。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軟件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87億元,同比增長12.1%,占全省的64%,高于全國平均增速,處于東北三省領軍地位。
沈陽軟件產業重點企業不斷壯大,東軟集團連續4年入選“全國軟件百強企業”,2022年度位列第18位;新興企業快速成長,沈陽雅譯自主研發的小牛翻譯系統支持388種語言互譯,先后參與承擔30余個國家級科研項目;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紫光中德等企業牽頭承擔11個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新興領域提速發展,華為、紫光、騰訊等云服務商加快在沈陽布局,每年推動1000余家工業企業上云。經初步評估,沈陽軟件產業的產業實力、創新能力、應用水平、發展環境等指標已達到“中國軟件名城”創建要求。
基礎好,勢頭穩。此次沈陽再出重磅政策,加碼支持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據沈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若干政策》共包含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招引培育、品牌打造、創新發展等7個方面共計13條政策。其中,全球軟件500強企業、中國軟件百強企業在沈陽新設立獨立法人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沈陽軟件企業建設的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獲國家級、省級認定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沈陽軟件企業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元宇宙等新興領域自主研發創新,打造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項目擇優給予獎勵,最高獎勵300萬元。
目前,沈陽市正加緊制訂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并以“直達快享”為原則,通過進企入園及平臺宣講等方式,保障政策兌現“及時辦”,助力企業“加速跑”,以“一城(軟件名城)、一園(軟件名園)、一會(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一址(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和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高質量打造“中國軟件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