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PK懲罰亂象不斷,背后竟有推手!南方都市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針對直播PK,有直播公會、MCN機構或主播孵化機構提供“PK節目效果”“10分鐘PK怎么打”等培訓課程,有的還教學“刺激”玩法。在部分社交、短視頻平臺上,流傳著大量“怎么通過PK要到大票”“直播間PK游戲懲罰大合集”等經驗帖。
南都記者還發現,這些所謂的直播PK,背后套路不少,如主播在“PK群”中招募PK對手,相互“當托”,并事先約定劇本;有主播對粉絲稱PK局結束后,粉絲所刷禮物會10倍返還,結果粉絲大額打賞后卻發現是一場騙局。
(相關資料圖)
套路
主播約PK 事先定劇本
“我贏我就狂怎么樣,見你一次打一次。”在某直播平臺上的PK直播間里,兩名男主播正在玩PK,贏方飄哥(化名)指著鏡頭罵向另一名主播,而輸方鄭哥(化名)轉過身做完懲罰后,對飄哥說“你不要囂張”。在這些直播間里,主播會事先給觀眾“洗腦”,號稱是一家人,要有凝聚力,打PK時,會招呼“家人們”為其打賞助威。
真的有這么多“家人”在直播PK時大量打賞給主播撐腰嗎?有業內人士稱,在部分PK直播間,主播們會以“請托”等方式,事先約定劇本和懲罰方式。
南都記者通過某直播平臺進入一個100多人的“PK群”,發現不少主播在群聊里相約PK。有的是約PK對手,即事先通過比較雙方粉絲量、熱度,自主選擇水平相當的“對手”主播,以營造一種旗鼓相當的膠著氛圍。還有一種是“請托”,即主播之間到對方的PK直播間里點贊、評論等,互相增加人氣。
話術
大批經驗帖 教PK拉票
有主播稱,會時常在網上找PK直播經驗帖學習。南都記者發現,在小紅書等平臺上,流傳著大量“怎么通過PK要到大票”“直播間PK游戲懲罰大合集”等經驗帖,經驗帖通常以“萬能話術教學,當你PK看對面比較猛的時候,怎么去刺激大哥的票?”“月入2萬的主播直播間打PK拉票話術”等為標題,其中包括了一些低俗的PK懲罰,比如“給對方幾個詞做表情,比如便秘痛苦”等。
南都記者注意到,經驗帖的發布者主要是直播公會運營人員、MCN機構或主播孵化機構,以此吸引并招募主播。直播公會是與平臺簽約合作的公司,招募、培養主播輸送到直播平臺上,也可以說是主播的經紀公司。其主要收入來源是平臺方和主播方支付的服務費。
在一賬號發布的經驗帖中,詳細解釋了主播打PK的目的,包括增加大哥的黏性,即粉絲黏合度;增加內部團結性,即粉絲群體內部有信任感;增加收益等。
該賬號還發帖教學“如何私下維護與‘大哥的關系’”,如“不管聊什么都是你好厲害,表示崇拜”“維護的過程中,讓他卸下對自己的防備,就像處現實朋友一樣”等。
培訓
做出新奇的節目效果是目的
多名直播公會、MCN機構運營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有專業團隊對主播進行深入培訓。一位自稱來自“心*網絡達人孵化基地”的運營人員告訴南都記者:“PK都是有人會教你的,也有刺激的PK玩法。”在其微信朋友圈內,解釋了“維護PK圈”的重要性,稱要是PK對手給力,一場PK夠別人一月工資。
6月14日下午,在該運營人員分享的“主播培訓公開課”鏈接中,一名講師正在直播教學“直播間節目效果”,有百余人在線觀看。該直播課件內含有“PK節目效果”“完整PK+整活解析”“10分鐘PK怎么打”等10余節專門針對PK的課程。
“PK主打的就是新奇,別人沒見過的。”該運營人員表示,要想做出新奇的節目效果,團隊可以提供方案,但也依靠自己鉆研。南都記者繼續詢問“新奇的節目效果”具體有哪些,該運營人員稱加入公司后在培訓中就會知道,需提供直播賬號及賬號密碼,以便掌握直播數據。其稱主播待遇是40%-50%分成,有保底,每天最少播三小時,每月26天。
浙江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長高艷東認為,PK機制衍生玩法鼓勵主播吸引流量,但在激勵的同時,平臺也應當提高對直播內容的監管力度,主動擔負起綠色直播的責任。
騙局
PK局里“當托”刷禮物被騙
PK直播間背后不只有套路、有劇本,還出現過詐騙現象。2021年,一直播平臺通過在PK直播間設置不同充值比例的規則行騙。觀眾花1.3萬元購買的禮物,“托兒”可能只需要花上幾毛錢或幾塊錢。通過PK禮物的比拼,營造熱火朝天的緊張氛圍,來刺激觀眾不斷充值支持女主播。從2020年9月開始,到2021年4月案發,這一直播平臺累計收到用戶充值1億多元。
據央廣網報道,一名主播徐某對粉絲稱PK局結束后,粉絲所刷禮物會10倍返還。在此誘導下,劉某多次刷禮物,共花費26268元。然而,PK局結束后,劉某卻被徐某拉黑。這是兩名PK主播聯合設下的騙局。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三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并分別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至6000元不等。
對此,兩高(深圳)律師事務所程穎詩律師提醒用戶,警惕在PK直播間沖動消費,而平臺應完善舉報投訴機制,并加大對PK直播間的治理和懲戒力度;MCN機構和直播公會應當加強對主播的教育培訓和規范引導,建立健全主播關于內容審核、違規行為的相關制度。
A10-12版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網絡內容生態治理研究中心
采寫:南都記者 張雨亭 李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