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可以做什么?可以在早餐店吃碗拌粉,可以在公園散步遛個彎……在南昌,您還可以在就近的醫院、銀行、村鎮,完成一些原本需要到市、區醫保經辦大廳才能辦理的醫保業務。
近年來,南昌以建設全國醫療保障服務示范點和全省醫保綜合改革先行示范市為契機,優化提升醫保政務服務,以“10分鐘醫保服務圈”為小圓,以便民惠民利民為大圓,構成醫保服務“同心圓”,打通參保市民辦事“最后一公里”,讓市民享受醫保服務“就近辦、一次辦、快捷辦”。
多方合作
醫保事項就近便捷辦理
10月11日一大早,家住青山湖區的周玉雯帶著費用結算材料,步行幾分鐘來到家附近的郵儲銀行辦理生育保險報銷事宜。不一會兒,工作人員告知信息已經錄入,等待審核通過后,報銷款就會轉到銀行卡里。“這么快就辦好了手續,看來社區宣傳的‘10分鐘醫保服務圈’真是實打實的。”周玉雯滿意地說。
周玉雯享受的高效便捷醫保服務,得益于南昌建設醫療保障一體化中心、打造“10分鐘醫保服務圈”,確保市民辦事10分鐘到達、10分鐘完成辦結。
今年7月,全省首個醫療保障一體化服務中心的銀行服務網點在南昌青山湖區郵儲支行正式成立;同月,省級醫療機構服務網點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東湖院區正式成立;9月,電信分廳服務網點在西湖區正式成立……將醫保服務事項“搬”進銀行、醫院、電信部門,市民可就近辦理城鄉居民參保登記、異地轉診人員備案、住院費用報銷、生育保險待遇報銷等高頻醫保業務。“我們通過科學分析市區、鄉鎮人口數量,產業結構等情況,發揮銀行網點、醫療機構、通信部門點多線長面廣的優勢,選擇軟硬件條件好、服務市民多的網點作為合作服務窗口,實現醫保業務‘就近辦’‘一次辦’‘便捷辦’。”南昌市醫保局醫保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徐高磊介紹,按照一個專區、一個專柜、一個醫保專員的“三個一”模式,將服務網點變身為醫療保障一體化服務中心,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今年,我市還將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江西銀行、中國電信的74家網點進行合作,設立醫保業務辦理專區,實現醫保經辦高頻事項全市就近通辦。
為進一步壓縮辦事流程,南昌還在全省率先實施綜合柜員制優化,打破以往窗口的條塊分割,打造 “一窗受理”,經辦效率大幅提升。通過完善縣區醫保服務基礎設施設備和基層醫保服務場所建設,與鄉鎮(街道、管理處)醫保經辦機構密切配合,擴大醫保服務一體機的覆蓋面,做到醫保服務鄉有窗、村有點;在保留傳統人工窗口服務的同時,增設24小時醫保自助服務區,并將自助服務機終端的布點向全市鄉鎮(街道)、村(社區)拓展,群眾在“醫保自助服務終端”可自助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參保信息查詢、醫保結算單打印等事項。據統計,截至7月底,已設置醫保自助終端機124臺,市民辦理醫保事項更加便捷高效。
專干代辦
醫保服務更加舒心貼心
“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要辦理醫保業務挺麻煩的。多虧了醫保專干幫忙代辦,解決了我的煩心事。”家住新建區松湖鎮的86歲老人陳嗣輝,子女不在身邊,前不久因為心腦血管供血不足住院,如何辦理報銷成了一大難題。當地醫保專干了解情況后,立即幫助他準備報銷材料并辦理相關業務。
陳嗣輝老人的辦事體驗,只是南昌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醫保便利服務的一個縮影。為全面改善經辦服務辦事環境,南昌設立了志愿者服務窗口、老年人服務專窗和特殊困難人群綠色通道。據統計,今年1—8月,市本級老年人服務專窗和特殊困難人群綠色通道已受理參保群眾醫保業務6086件。
在建設“10分鐘醫保服務圈”基礎上,南昌還進一步簡化經辦服務流程,推出城鄉居民“村級代辦”服務,推動醫療保障政務服務事項以委托受理、授權辦理、幫辦代辦、全程網辦。同時,加快形成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醫保經辦服務體系,力爭年底前鄉鎮一級可實現辦理醫保事項不少于15項,村一級可實現辦理醫保事項不少于12項,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變更登記、信息查詢、異地就醫備案醫療費用手工(零星)報銷等業務下沉到各村(社區)代辦幫辦。此外,我市還推行全流程的醫保咨詢導辦服務,建立線下幫辦代辦“小贛事”政務服務,安排專人專崗在經辦大廳提供包括醫保政策咨詢、醫保零星報銷、醫保繳費等業務在內的“保姆式”幫辦代辦服務,與線上“贛服通”平臺、人工語音智能“小贛事”相聯通、相呼應。
醫院直辦
報銷辦理不必“再奔波”
日前,因高血壓在南昌大學二附院心血管內科住院的湯奶奶,出院后到醫院醫保服務中心很順利地就辦好了慢病報銷申請。“在醫院就可以直接辦理,不用跑醫保局,而且有工作人員指導和幫助,真是省心省力。”湯奶奶笑著說。
“省本級,市I類、II類,縣區醫保I類慢性病申請,都可以通過醫院的醫療服務微信公眾號進入平臺申請,醫院端自動生成電子病歷、導入申請材料,患者無需東奔西跑。”南昌大學二附院醫保處處長張邱琴介紹,自南昌II類門診特殊慢性病下沉以來,平均每月接受慢性病線上申請700余份。據悉,現在南昌參保市民可直接在就診的市級公立三級定點醫院、縣域二級公立定點醫院申請辦理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鑒定。“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鑒定審批前置到定點醫療機構,既減少了材料互為流轉的中間環節,又免除了對專家認定環節缺少材料的再次跑腿。鑒定方式更精準科學、流程更高效便捷,讓參保市民在醫院就可享受申請、審批、開藥、報銷一條龍服務。”南昌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南昌為打造“10分鐘醫保服務圈”,積極推進“智慧醫保”建設,不斷深化“一網通辦”,通過優化醫保業務系統平臺功能、依托政務服務事項平臺,有效完成醫保經辦事項辦事環節和流程的梳理,做到參保登記、參保信息變更、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轉接等高頻事項“一網通辦”。同時,進一步加快推進“智慧醫保村村通”工程,推動實現基層醫保及時結算和實時監測。截至6月底,已實現31個醫療保障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其中秒批秒辦事項3項、即辦件事項15項,今年上半年網上辦件總量4530件。(任曼 南昌日報記者 萬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