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廣東空氣質量持續向好,AQI達標率為95.2%,提高1.2個百分點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薛仁政、通訊員粵環宣報道:7月19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2022年上半年環境質量狀況。據通報,全省AQI(空氣質量指數)達標率為95.2%,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全省149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89.9%,同比上升4.1個百分點。廣州成為全省上半年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
據介紹,今年廣東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向好,上半年無重污染天氣發生。1-6月份,全省AQI達標率為95.2%,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8%;PM10平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3%。
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介紹,今年上半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是19微克/立方米,這是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新低。
據悉,上半年,全省有13個地級以上市AQI達標率同比提高,其中廣州成為提高幅度最大的城市。
據了解,近期省生態環境廳正在組織起草《廣東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2021-2025年)》《廣東省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和《廣東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等方案,守護“廣東藍”。
通報稱,上半年全省149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率達到89.9%,較2021年水質優良比例增加4.1個百分點,6個斷面水質提升為優良,劣五類斷面降到0.7%。但仍有部分指標尚未達標,特別是3月份汛期以來,受降雨面源和管網溢流的影響,疊加夏季高溫,三類水質優良率最低在6月份降到77.8%,溶解氧、總磷超標現象凸顯。
據介紹,下半年廣東省將針對存在問題和水質持續改善所面臨的形勢,圍繞國考斷面達標攻堅、飲用水源保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黑臭水體治理和河湖生態修復等五個方面重點工作,針對25個重點國考斷面,統籌推進生活、工業、農業污染防治,強化干支流、上下游系統治理。
通報顯示,“十三五”以來,廣東近岸海域水質穩中趨好。2021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為90.2%,達到國家下達的目標。接下來,廣東將開展珠江口鄰近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推動珠江流域協同削減總氮排放量,將珠江口攻堅范圍從國家要求的珠江口6市,拓展到珠江流域13個地級以上市,逐級明確珠江口八大口門和珠江流域各主要河流斷面總氮控制目標。同時,廣東還將制定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珠江口海域入海排污口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