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20日下午13時32分,在位于合肥市濱湖新區的珠江路變電站內,電力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進行設備調試工作,確保本月底電站按時并網投運。同一時間,合肥電網最大負荷已攀升至782萬千瓦,為本年度新高。
隨著高溫持續,合肥電網已進入迎峰度夏階段,據預測,今夏合肥電網最大負荷或將首次突破900萬千瓦大關、極端情況下可能將達1000萬千瓦。合肥供電公司全力沖刺電網建設工作,為今夏大負荷期間城市平穩供電增添"底氣",確保市民清涼度夏。
"外電"支援優化合肥電網網架結構
"開關運行溫度為45度,設備其他各項運行數據均合格……"6月20日上午,合肥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員工在位于長豐縣的220千伏莊墓變電站進行夏季特巡。
莊墓變電站是安徽電網今年迎峰度夏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于6月12日正式并網運行,是合肥地區第259座變電站。該站本體位于長豐縣莊墓節能產業園內,本期設置240兆伏安容量變壓器兩臺。110千伏、220千伏均采用了GIS封閉式組合電氣設備,具有維護量小、供電可靠性高等優點。
據了解,該站是長豐縣"十四五"期間首個投運的220千伏變電站,境內第三座220千伏變電站。作為合肥比亞迪產業園變電站上級供電雙電源之一,該站的及時投運將全力保障比亞迪這一長豐縣首個"百億"項目平穩生產,對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對于合肥電網、特別是長豐縣來說,本次莊墓變的投運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合肥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王洪波告訴記者,淮南境內有3座大型發電廠,是華東地區重要的電力外送點之一。莊墓變的投運,成功將淮南和合肥電網"聯通",增加淮南向合肥電網40萬千瓦供電輸送能力,進一步優化合肥北部電網網架結構,將有效緩解夏季高溫大負荷期間城市供電壓力。
加快電站建設讓炎夏供電更有"底氣"
6月20日上午11點,合肥戶外氣溫達35度以上。在合肥市云谷路和玉龍路交口附近,電力工人們正在40多米高空中,抓緊時間進行220千伏珠江路變電站配套線路工程建設。
作為迎峰度夏合肥電網重點建設項目,220千伏珠江路變電主站已建設完成,處于最后的沖刺調試階段,按計劃將于6月30日投運。與之配套的外部線路工程共包括10條110至220千伏線路,電力工人們正全力沖刺建設工作,確保主站按期并網。
"珠江路電站投運后,220千伏紫云、錦繡變電站將和珠江路實現三站‘手牽手’,進一步優化合肥南部電網結構,提升供電可靠性,確保濱湖新區、經開區、肥西縣未來一段時期經濟發展用能需求。"合肥供電公司建設部主任任太印說。
據了解,合肥電網歷史最大負荷為去年7月創下的853.3萬千瓦。據預測,今夏最大負荷或將首次突破900萬千瓦大關,對電力保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為此,合肥供電公司進一步集中優勢人員力量,在政企合力"快車道"上,全力沖刺完成迎峰度夏電網建設工作。
今年是合肥電網"十四五"發展規劃實施關鍵年,合肥電網將投產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3座,其中迎峰度夏工程為8座。目前6座電站已按期投運、新增容量1360兆伏安;6月30日前珠江路、翠湯2座電站將再投運,新增變電容量580兆伏安,今夏合肥電網安全度夏將更有"底氣"。
李巖 趙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