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面對面,網絡醫生就可針對常見病、慢性病開具電子處方,患者憑該處方即可在社會零售藥店購買。近日,重慶市政府網發布《重慶市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2020年,全市所有三級以上醫院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明年起允許醫療衛生機構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同時,我市將探索建立電子處方信息共享流轉機制,零售藥店試行憑電子處方銷售處方藥。據悉,明年我市首家互聯網醫院將正式上線營運。
依托實體醫院設立
身體感覺不舒服,卻又不想或暫時不能去醫院看病,怎么辦?以前很多人都習慣憑經驗自我診斷或者去百度搜索,根據結果去藥店購藥,其實這些都不太規范。互聯網醫院的設立將有效解決這個難題,患者就醫又多了一個可靠的便利渠道。
《計劃》規定依托醫療衛生機構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允許醫療衛生機構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的基礎上,在確保醫療質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允許執業醫師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后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同時,鼓勵執業醫師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2020年將出臺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
記者從市衛生有關部門了解到,明年我市首個互聯網醫院將正式上線。它依托我市主城某三甲醫院打造而成,為患者提供線上診療、處方服務,并通過第三方物流將藥配送到家。同時,患者也可憑醫生線上開具的電子處方去購藥。和目前傳統的網絡問診不同,這個互聯網醫院是依托實體醫院設立,并非純虛擬“網醫”,這樣便于有關部門對其醫療行為進行規范和管理。同時,它線上開具的處方具有和實體醫院處方的同等效力,它在互聯網上的一切醫療行為都有記錄,都會受到監管。
逐步納入醫保支付
按規定,處方類藥物必須要有醫生處方才能購買。而對于一些感冒、發燒等常見病,或者需要經常去醫院開藥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來說,去醫院開處方總歸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
2019年,我市將探索建立電子處方信息共享流轉機制,零售藥店試行憑電子處方銷售處方藥。2020年,推行基于電子處方流轉的線上藥品銷售配送新模式。對線上開具的常見病、慢性病處方,經藥師審核后,醫療衛生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配送。
此外,《計劃》提出,2019年,推進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群眾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探索推進醫保線上服務應用。2020年,拓展醫保線上服務應用,持續推進“一站式”結算。
同時,擴大聯網定點醫療衛生機構范圍,逐步將更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共享患者就診、醫保基金結算通道等信息,實現患者自費和醫保報銷便捷支付。我市還將進一步完善醫保支付政策,逐步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完善費用分擔機制,方便群眾就近就醫。
鏈接>>
2020年全市三級以上醫院
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2018年,我市在部分公立醫院試點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2019年,全面啟動互聯網醫院管理規范體系建設。2020年,全市所有三級以上醫院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2019年,全市依托醫療聯合體建成40個區域遠程醫療中心,輻射本區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20年,遠程醫療服務基本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2019年,建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能化信息平臺,為公眾提供多樣化簽約服務。到2020年,全面推廣應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能化信息平臺。
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普遍開展線上服務,完成40家“智慧醫院”示范建設。在開展醫療便民服務提升行動中,到2020年,全市三甲醫院網上號源開放率達到9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接入全市統一預約號源池,分時預約時間精確到1小時以內。
記者 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