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播出政論片《中國之治-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之路》第三集“多元共治”,專題介紹株洲基層社會治理的經驗做法。
今年,央視社會與法頻道策劃拍攝《中國之治-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之路》系列專題片,首期選擇了深圳、寧波、株洲、東莞四市。5月,節目組來到我市,深入炎陵、攸縣、石峰區、荷塘區等地,開展了為期10天的調研、拍攝。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扎實做好綜治中心建設、居民自治等各項工作,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增強。今年,中央政法委批準我市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第一批試點地區之一,醴陵市“全面推行監督與服務微信群,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案例入選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十佳案例。
“原屬工廠建造的住宅樓誰來管,下崗后的工人如何安置?”節目首先以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為背景,介紹了石峰區以社區網格改革為重點,推動社區工作重心下沉,積極引導居民自治等方面的經驗做法。節目點贊稱,“當社會自治、自主能動的力量發揮出來時,老工業區也會變得活力四射、欣欣向榮。”
攸縣以石羊塘鎮為重點,大力弘揚新時代鄉賢文化,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節目介紹了退休教授夏昭炎夫婦回鄉“種”文化、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故事,點贊“鄉賢館”成了農村振興發展的示范園,更是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改善民風習俗的精神樂園。節目還介紹了荷塘區引導無物業小區居民自治、炎陵縣推進黃桃產業促脫貧致富等方面的基層治理創新經驗。
記者/陳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