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23歲的自由藝術家Jason申請海外大學研究生,在收到拉夫堡大學的拒信后用ChatGPT寫了申訴郵件,并得到拉夫堡大學關于考慮的回應,多次溝通后拿到offer。Jason表示,幾秒鐘就寫出來了,很快。基本上寫了你的要求上去,它就出來了。
事實上,國外一項對1000多名學生展開的調查顯示,超過89%的學生使用ChatGPT來幫助完成家庭作業。一位大學教授曾告訴媒體,他發現班上最好的論文是由ChatGPT創作的。教育部門因此普遍對ChatGPT持謹慎態度,美國多所公立學校禁用了ChatGPT,原因是擔心作弊。
此前,《自然》雜志稱,在其期刊上發表的論文,ChatGPT等軟件不能被視為作者。不過,如在論文創作中用過相關工具,作者應在“方法”或“致謝”或適當的部分明確說明。
香港大學明文禁止師生將ChatGPT用于教學用途,違規使用將被判為抄襲。港大也成為國內首家對ChatGPT進行明文規定的高校。
據媒體報道,上海某高校教授就建議,“教育部應出面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對教師認為有機器寫作嫌疑的文章,應當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問詢。”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在談及ChatGPT時肯定其展現出的能力,但認為在物理研究中暫時發揮不佳。“我問ChatGPT褚君浩在半導體有什么貢獻,它回復了一篇文章,看起來寫的很好,但經不起推敲。” 褚君浩表示:“未來我們一定生活在一個智能化世界,但同時推進規范化和加強監管也是必要的。”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ChatGPT本身是一個大模型,確實在自然語言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有進步的地方,同時,在算法、數據、算力上推進了有效結合。我們國家對于任何一個新的技術,包括AI技術出來以后,在倫理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對科學技術發展趨利避害,讓利更好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