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點擊查看視頻
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熱映,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4年后,觀眾們在春節檔迎來了《流浪地球2》,截至今年2月13日,燈塔實時數據顯示,《流浪地球2》票房達36.51億,成功超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榜的第十名。
同時,隨著電影《流浪地球2》影響力不斷擴大,在淘寶、京東商城,輸入“流浪地球”能看到諸多影片相關的衍生品,從幾十塊錢的掛件到近千塊的模型,遍及十幾個品類。根據靠譜二次元統計,截止2月7日,《流浪地球2》周邊商品眾籌已累計超1.4億,成為中國電影史衍生品開發節點性的重要案例。聯合發起“電影《流浪地球2》官方授權模型周邊的賽凡科幻也一躍成為淘寶藝術IP衍生店鋪熱賣榜Top1。
事實上,在國外,電影衍生品已是一個很成熟的行業,也是一座巨大的“金礦”。以美國為例,相關數據顯示,票房收入只占電影總收入的30%左右,其余則來自電影衍生品授權和主題公園等版權運營。
反觀國內,電影收入的90%都來自票房和植入式廣告,衍生品收入占比還比較少。《流浪地球2》在周邊商業上的成功,不僅說明了電影質量的重要性;同時,也證明了通過周邊產品為電影IP持續“輸血”這一商業模式,在現階段國內市場的可行性。
由此推斷,《流浪地球2》進入中國影史票房前十,成為了貨真價實的吸金黑洞后,背后的贏家,除了大家司空見慣的出資方外。還有電影相關的衍生品企業,截至2月7日,賽凡×星環重工聯合發起的“電影流浪地球2官方授權模型周邊”眾籌金額超過1億元,達成率120607%;52TOYS出品的流浪地球2笨笨萬能匣達到1149萬元的眾籌金額,徐工機械的流浪地球2聯名模型達到74萬元的眾籌金額,均遠超出預期眾籌金額。
行業人士表示,文娛是一個長期觀察的產業,影視衍生品也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情,賺錢不在當下,而是在于持續的經營。《流浪地球2》獲得的銷售成績確實是里程碑式的存在,但未來衍生品市場能否真正撬動消費者,保持可持續發展,還需要來自時間的考驗。(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