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鈦媒體App獨家獲悉,特斯拉官方旗艦店將于2月14日上午10點在京東正式官宣開業,全線車品也將同步發售。據鈦媒體App了解,特斯拉京東官方旗艦店將涵蓋全系產品共計200余種產品。
不管是產品價格調整,還是營銷模式的創新,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試探似乎沒有“邊界”。那么,此次特斯拉與京東汽車的聯動,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截至發稿時間,京東Tesla 特斯拉官方旗艦店目前已有47.8萬人關注,首批上架的產品達197件,主要為特斯拉汽車充電產品、特斯拉汽車配件、周邊精品、精品服飾四個大類。銷售方式由 Tesla 特斯拉官方旗艦店從江蘇蘇州市發貨 , 并提供售后服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具體品類方面,包括便攜式雙向無線充移動電源、車載手機無線充電器、彎頭 MicroUSB 數據線、彎頭 USB-C to Lightning 數據線、128GB U 盤、充電樁模型理線器等。售賣的特斯拉家庭充電樁擁有原廠品質與匹配度,支持三相 380V / 單相 220V 兩種接入方式,最高充電功率分別達到 7kW / 16kW。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特斯拉京東官方旗艦店上線,特斯拉為用戶提供了滿贈活動,并且為購買家庭充電服務包的用戶,提供了至高12期分期免息服務和限時限量201元平臺補貼券,直接讓用戶有機會以6,999元即可享受到特斯拉專業家庭充電服務包。
可以說,此次特斯拉在京東平臺上線的產品可謂非常豐富,限時用戶福利也非常有吸引力。
特斯拉:瞄準京東汽車的全渠道優勢
對于特斯拉而言,此次選擇牽手特斯拉,或許主要是看上了京東汽車的全渠道優勢。
作為一家全渠道布局的銷售服務平臺,京東汽車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擁有了“線上+線下”全鏈路閉環的創新模式。選擇與京東合作合作,讓特斯拉的產品可以不受傳統銷售模式的困擾,把汽車當家電一樣標準化來銷售。同時,雙方的合作也是兩個品牌粉絲經濟的互相補充。
據內部人士向鈦媒體App透露,“京東汽車與特斯拉將攜手打造線上線下聯動服務,宣推文創、周邊產品,并陸續在集中倉儲、配送及充電樁安裝等不同環節展開深度合作。”
除此以外,京東汽車在整車銷售維度的經驗也是吸引特斯拉入駐的重要因素。早在2022年5月,京東汽車就與奇瑞集團共同打造“京瑞計劃”,涵蓋選車看車、線上支付、個性化交付、汽車改裝、日常養護等業務,彼時京東汽車便開始探索電商平臺與新能源車企之間的合作可能。
2022年10月,全國首家京東汽車超級體驗中心在沈陽正式開業,店鋪集合汽車展示、體驗、服務、車品、售后于一體。可以說作為電商平臺,京東汽車最為核心的賣點,便在于其覆蓋“全渠道”的創新商業模式,依托京東數智化供應鏈能力,給車企提供多一種銷售模式選擇。
雖然在汽車行業中,將直營模式推廣開來的正是特斯拉,這一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戶的購車成本、使用成本和時間成本。然而,直營模式也意味著車企要重資產、從零開始鋪設渠道,擴張效率有限。
不同于直營模式,汽車電商可以廢除高昂的渠道建設、給消費者更優惠的價格,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汽車廠商都在嘗試線上銷售。
創新營銷,共建供應鏈合作
我們看到,在特斯拉以及“蔚小理”等新勢力品牌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推動下,消費者線上大額下訂的情況日益增多。究其原因,還是官網購車這種模式,讓消費者“被迫”習慣了網上購車。再加上傳統車企的也開始嘗試商超店、直營等模式,也為新一輪汽車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這種合作模式之下,電商平臺自帶的流量效應,也讓車企省下了很大一筆營銷及引流費用,畢竟營銷可是各大電商平臺的“看家本領”。
根據京東汽車透露的信息來看,未來雙方將基于新能源用戶的場域共建,充分利用全年重點營銷窗口,為品牌、店鋪帶來流量支持,最終幫助品牌實現銷量增長。要知道,從公開數據來看,“蔚小理”2022年前三季度的營銷費用分別為70.1億、49.35億和40.4億元,這無疑是一筆相當大的支出了。
另一方面,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即將進入決勝階段,留給各大電商的“機會”其實已經不多。誰能解決現階段網上購車面臨的,后續提車、用車、保養等一系列核心痛點,誰便能在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角逐中站穩腳跟。
對此,京東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陳海峰表示,與特斯拉的合作是京東汽車布局新能源下半場的重要開端。在供應鏈方面,過去一年,京東汽車先后與奇瑞、殼牌、浦林成山、天能集團等行業上下游頭部企業達成新能源領域的戰略合作,打造完善的新能源車品供應鏈能力及服務能力。
在汽車電商最為“乏力”的后市場方面,截至目前數據統計,京東養車在全國160多個城市有超過1400家高標準門店,并且還有超28000家第三方合作門店。同時,陳海峰還指出:“京東汽車2023年將持續整合多方資源與能力,建立新能源用戶場域,并持續投入資源,在“生態”“用戶”“平臺”三大維度全面突破。”
總體而言,此次特斯拉入駐京東平臺,對于雙方而言,是一場共贏的合作,特斯拉找到了更適合它特性的銷售渠道,而京東汽車也找到了可以快速打響其平臺影響力的標桿案例。
后疫情時代,汽車電商獲得了“重生”的機會,“老鐵、老妹”賣車催生出了汽車新零售的思考。當規模化生產逐漸拉升產量,新能源汽車的標品化將更適應線上的銷售模式,特斯拉這條“鯰魚”能否繼續攪動汽車新零售的池水,后續表現值得期待。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常笑,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