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記者今天從《海南省休閑漁業(海釣)行業自律行為規范與準則》(試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省休閑漁業(海釣)行業自律行為規范與準則》(試行)作為我國首部休閑漁業行業的自律規范,從行業自律監管的角度,明確海釣行為管理基本原則、釣場建設規范、海釣運營規范、休閑漁船服務規范、海釣會員證制度、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等。
海南省休閑漁業協會海釣分會會長劉遠介紹,根據最新的《中國休閑漁業發展監測報告(2021)》,2020年海南省休閑漁業總產值20.05億元,其中海洋休閑漁業產值16.45億元,淡水休閑漁業產值3.49億元;全年接待492.32萬人次。休閑漁業經營主體453個,其中規模以上經營主體70個,從業人數0.93萬人。我省的休閑漁業產值在全國沿海11個省份首次排名升到第6,顯示出了產業的發展潛力。
“整體來說,當前海南休閑漁業還是處于起步階段,這個時候尤其需要《規范與準則》的出臺。”劉遠說。
《規范與準則》共九章六十四條,是對休閑漁業尤其是海釣運營中,運營單位、從業人員、海釣者等的行為規范與準則。
海南省休閑漁業協會首席專家陳海洋介紹,《規范與準則》符合我省休閑漁業實際需要,比較全面地對行業各個方面做了系統性的規范要求,作為我國首部公開發布的休閑漁業系統性行業自律行為規范文件,是海南自貿港海洋產業體系制度集成創新重大突破,對于解決當前行業無序經營的狀況,以及強化安全生產確定安全標準,規范服務行為,做好行業自律服務等具有重要意義。
《準則》還結合全省正在開展的“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中,以行業自律的方式解決目前行業灰色亂象、無序經營的情況;并在助力漁民轉產轉業示范性探索方面做了積極探索,例如對本地漁民進行轉產職業技能培訓,持證上崗;鼓勵優先聘用本地轉產漁民和漁民子女等。
據介紹,海釣會員證發放的目的是為了規范釣客、保護生態、使海釣安全規范,盡量做到無感式服務;且“憑證垂釣”是指在各市縣劃定釣場內進行休閑垂釣活動的海釣愛好者,而在釣場以外海域進行休閑垂釣體驗活動的游客不需要辦理會員證。
“后續,我們將大力宣傳《規范與準則》,擴大其影響力。同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爭取以漁促農,助力鄉村振興。”海南省休閑漁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偉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