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一些經營用途貸款被違規挪用于房地產領域的現象,中國三部門26日聯手升級監管措施,要求對此嚴加防范。
當日,由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對外公布。
三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一些企業和個人違規將經營用途貸款投向房地產領域問題突出,影響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擠占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信貸資源。
針對這一現象,《通知》從加強借款人資質核查、加強信貸需求審核、加強貸款期限管理、加強貸款抵押物管理、加強貸中貸后管理、加強銀行內部管理等方面,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強化審慎合規經營,嚴防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同時要求進一步加強中介機構管理,建立違規行為“黑名單”,加大處罰問責力度并定期披露。
具體而言,官方要求對經營用途貸款需求進行穿透式、實質性審核,不得向資金流水與經營情況明顯不匹配的企業發放經營性貸款。重點審查房產交易完成后短期內申請經營用途貸款的融資需求合理性。
同時,要加強貸后資金流向監測和預警。要和借款人簽訂資金用途承諾函,明確一旦發現貸款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的要立刻收回貸款,壓降授信額度,并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談及此舉會否對企業和個人合理融資造成影響,上述負責人表示,當前,一些經營用途貸款被違規挪用于房地產領域,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實體經濟的信貸資源。《通知》嚴肅治理此類違規行為,將釋放更多信貸資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據悉,有關部門后續將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企業和個人違規挪用經營用途貸款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將及時納入征信系統。(記者 王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