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報告內容節選:
北美成為金融欺詐的主要來源
在上個季度中,來自美國的欺詐數量增加了一倍。 在針對網絡和金融服務的虛假賬戶中,有23%
以上來自美國,使得如東南亞、東歐等傳統欺詐熱點地區也相形見絀。
欺詐者正往云端轉移
欺詐者開始利用云服務基礎設施如虛擬服務器和匿名代理等。 云允許欺詐者輕松地發起組織欺詐并隱匿在合法網絡后,以保持匿名并逃過 IP 黑名單檢測。 27%云供應商 IP 范圍的賬戶具有欺詐嫌疑,而部分云服務和數據中心的欺詐率超過了90%。
欺詐分子通過修改設備信息逃過欺詐檢測
欺詐者愈發擅長模仿合法用戶的活動,包括真實用戶使用的設備平臺。例如,在本季度28%的欺詐賬戶源自于 Mac OS X 的臺式機或筆記本電腦,這比上個季度多了四倍。由于源於 Mac OS X 的欺詐過去較少,欺詐者可能會改變用戶代理字符串以偽裝為 Mac OS 設備,以逃過系統的檢測。
“我們的研究顯示欺詐者不僅擴大了他們的攻擊范圍,而且使用更加復雜的手段,” DataVisor 威脅實驗室負責人 Yen 表示。 “很明顯,欺詐者正在使用最新的技術來繞過檢測,并能夠迅速變化以應對欺詐檢測。對希望免受欺詐困擾的企業而言,能夠有自動適應不斷演變的欺詐攻擊的檢測解決方案變得至關重要”。
2018年第一季度的 DataVisor 欺詐指數報告基于 DataVisor 無監督機器學習引擎在2018年1月至3月期間自動檢測到的攻擊,其中分析了400多個應用級事件和6.8億用戶帳戶,這些事件涵蓋了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DataVisor 獨有的無監督機器學習引擎能夠全面檢查所有事件和用戶,識別具有相似屬性的惡意用戶群組。這種方法使 DataVisor 能夠準確檢測以前從未出現的新型攻擊,而 DataVisor 無監督機器學習引擎已經分析了全球大型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中超過40億賬戶,形成了獨有的 DataVisor 全球智能信譽庫,從而為全球欺詐模式的變化提供最新統計數據和獨特的趨勢洞察,依托該技術與信譽庫,產出了 DataVisor 全球欺詐指數報告。您可進入官網或關注 DataVisor 公眾號留言索取下載。
關于DataVisor
作為在線欺詐和金融犯罪檢測服務的領先企業,DataVisor 致力于利用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 尤其是無監督學習算法以及大數據應用,最大程度保護用戶和企業。2015年10月, DataVisor 宣布獲得由 GSR 與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領投的A輪融資;2016年5月,獲得元生資本的B輪投資,并同年成立中國分公司。2018年2月,獲得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的四千萬美元C輪融資。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