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近開展了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對于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堅決予以禁止;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的,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
那為什么教育部要明確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呢?今年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游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許多孩子提前學習一年級課程后,會出現上課不專心、走神的現象,最后對知識一知半解。
“三年級現象”近年來不斷引起關注。在幼兒園階段學了一些知識、進小學時測試分數很高的孩子,到三年級成績開始下滑;而另外一部分在幼兒園游戲玩得很充分、各方面個性能力發展很充分的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開始超過一年級時表現更亮眼的孩子。所以提前小學教育對孩子來說并非好事。
從另一方面來說,網上流行一句話“幼兒園上小學課程,小學上中學課程,中學上大學課程,大學回過頭學基本禮儀”,這話雖然不正確,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幼兒園時期其實是孩子性格定型的時期,如果家長一昧地只顧讓孩子學習小學課程,而忽視孩子最佳的性格和道德培養時期,損失是巨大的。在紀錄片《人生七年》中,有一句名言,“讓我帶一個孩子到7歲,以后隨你怎樣帶,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已是注定”,正是反映了孩子幼兒時期對性格培養的重要性。
那在這個幼兒園“小學化”嚴重的年代,我們又該如何確保孩子性格和道德的正確培養呢?除了父母的教育,讓孩子觀看《小雞彩虹》這樣優秀的國產幼教動畫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小雞彩虹》講述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只性格各異的小雞輕松愉快地生活在云島之上的故事,堅持幼兒動漫“零暴力”原則,引導中國幼兒積極、健康發展,進行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養成和行為養成。
這樣優秀的動畫片,現已在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咪咕、未來電視、小米等各大平臺全面熱播啦!暑假還會上央視少兒、央視綜合、卡酷衛視、安徽衛視、廈門衛視、深圳衛視等頻道。寓教于樂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