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18(第十七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大會由工信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指導,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今年大會的主題是“融合發展 協同共治——新時代 新征程 新動能”。
7月12日,中國互聯網創新教育論壇在大會期間舉行,今年論壇主題為“創新科技應用,廣博智慧教育”。
互聯網+教育目前在國內教育行業備受關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及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教育報刊社等單位多位領導紛紛出席此次論壇并發表講話,來自企業界的嘉賓也各抒己見,從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數據、以及各種高新技術等多維度、多層面對互聯網教育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與會嘉賓園釘CEO王旭認為,互聯網教育行業作為不斷興起進步的行業,很多巨頭企業營業額也只占全行業的2%-3%左右,從K12到高校,乃至在職教育,巨大的市場衍生出無限的可能。王旭提及,去年舉辦中國互聯網大會教育論壇時,他只是聽眾席的一員,而短短一年時間便站在這個講臺為大家分享園釘的發展理念。另據了解,僅從今年1月起至今,園釘已完成3輪融資,備受資本市場青睞。園釘,一款因口碑實現用戶高速增長的產品,現已覆蓋全國30個省(直轄市)。
王旭指出,當前制約多數教育企業發展很大因素在于高昂“獲客成本”和產品“不接地氣”!不同于其他互聯網教育企業,園釘將自身定義為科技公司,始終以老師為導向,為廣大一線老師提供技術服務支持,通過老師使用園釘產品形成的良好口碑,使得用戶自驅動式傳播,從而實現用戶裂變,有效拉低了獲客成本!作為“通道”式的教育企業,園釘自身不產出內容,這意味著圍繞園釘可以形成一個流動的服務循環,園釘大數據技術勾勒大量學生學情畫像,為各類教育產品提供精準用戶,如內容類的教育產品借助園釘指向性宣傳,服務類型的教育產品可通過園釘增加獲客渠道等。
園釘不將市場拘泥于國內一二線城市,不斷下沉至三四五線;由于園釘依托微信平臺無需任何硬件,使用成本幾乎為“零”,通過為老師提供班級通知、圖文作業、題庫作業、上傳成績、班級投票、常規管理、積分考勤以及班級風采等8大功能,便捷實現班級常態化管理要求,園釘圍繞班級作業、常態化小測、大中型考試等匯總學生成績數據,為每一名學生勾勒量身測算的學情肖像,從而實現定制化輔助教學。便捷的功能與操作方法促使園釘在下沉過程中更加順暢,同時無形中拉低了用戶付費門檻。
采訪過程中王旭坦言,園釘創立之初,是想為在人大附中任教的妻子提供一款便于處理教學工作的工具。過去,由學校或當地教育局引進的教育產品往往忽視了實用性,老師在使用時多有不便;而園釘依托微信平臺,老師僅需幾分鐘就能學會如何使用,各項功能簡單易操作,從而實現了釋放老師的工作量。K12教育中,老師始終是整個環節(家長、學校、學生)的核心,擁有著巨大的號召力,將“地氣”接到老師群體中,讓老師愛用園釘,樂于分享園釘,從而促使大量家長用戶加入園釘的平臺。
始終堅持做“接地氣”的教育信息化產品是園釘的初衷,也相信通過不斷的摸索努力,園釘能夠越走越長遠!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