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萌小熊貓 “新媽媽”養大
出生時的小熊貓。
福州新聞網12月1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李錦清/文 葉誠/攝 熊貓中心供圖)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以下簡稱“熊貓中心”)正閉園升級改造。記者14日獲悉,今年園內新添一只小熊貓寶寶,也是今年園內唯一小熊貓幼崽,目前5個月大了。這只“小可愛”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啟了一場逆襲之旅。
“媽媽不理我”
小可愛可委屈了
這只小家伙,今年7月16日出生后,媽媽便對它不理不睬,它成了可憐巴巴的“棄嬰”。
據介紹,小熊貓寶寶通常是由媽媽單獨育幼,不過在人工圈養環境中,小熊貓產崽之后棄嬰率較高,因這一原因造成幼崽死亡的概率最高可達7%。提高幼崽成活率,建立和擴大人工種群,就顯得尤為重要。
出生時僅100克
住3個月保溫箱
據了解,熊貓中心從1994年開始飼養小熊貓,2000年首次繁殖小熊貓,累計人工繁育小熊貓50多只。針對小熊貓棄崽的現象,該中心更是慢慢摸索掌握小熊貓全人工育幼技術。這只小熊貓寶寶,便是通過這一技術成功育幼的第三只小熊貓。
“以往小熊貓人工輔助育幼的案例是有,但通過全人工育幼技術進行成功育幼的案例并不多。”熊貓中心主任修云芳說,這意味著熊貓中心的這項技術更加趨于成熟,在全國范圍內處于較為領先的位置。
據了解,這只小熊貓出生時只有100克。很長一段時間,它需要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一直居住在恒溫恒濕的無菌保溫箱中,直到10月初,才轉入育幼獸籠居住。
胖萌小熊貓 “新媽媽”養大
出生十二天的小熊貓。
飲食起居講究多
制定計劃練本領
小家伙的飲食,是工作人員關注的重點。“之前的4個月,要有兩名飼養員一起照顧它,日夜輪流守候,每隔兩小時喂食一次。到了這個月,才取消了夜間的喂食。”飼養員林琳告訴記者,雖然累,但很開心,因為原來的袖珍小家伙,目前體重已增加到4公斤。
林琳介紹,看著小熊貓一天天長大,中心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制定“成長計劃”,幫助它學會更好地獨立生活。
“小熊貓是樹棲動物,所以我們要教它爬樹。小熊貓愛玩,我們會通過增添玩具,給它增加運動量。”林琳說,成年小熊貓的主食是竹葉,不過小熊貓寶寶的牙齒還沒有長齊,目前還無法進食竹葉,但它的吃飯方式正在慢慢轉變,“我們正在慢慢教它不用奶瓶進食,轉而通過飯盆吃飯。”
據了解,小熊貓要長到1歲半左右才算成年,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幫助小家伙掌握更多本領。
胖萌小熊貓 “新媽媽”養大
出生三十三天的小熊貓。
東南亞小朋友
爭相為它取名
小熊貓有名字了嗎?記者采訪得知,別看小熊貓出生不久,人氣還挺旺,已有一群人爭著為它起名字。
最近,由省僑聯和熊貓中心共同主辦的東南亞華裔“小熊貓云課堂”正在線上舉辦。活動中,東南亞各國的華裔小朋友,會在熊貓中心工作人員的講解下,了解小熊貓相關科普知識。為小熊貓寶寶征名,也是活動內容之一。
“到時,各國的孩子會針對自己為小熊貓寶寶取的名字展開競講。我們會從中選取3個名字,再組織專家評選,最終確定名字。”修云芳說。
胖萌小熊貓 “新媽媽”養大
工作人員給5個月大的小熊貓喂食。
相關鏈接:
小熊貓
小熊貓,屬于小熊貓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在我國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沒有大熊貓的“黑白配”,也沒有黑眼圈,長大的小熊貓,全身以紅褐色為主,有條蓬松的長尾巴,同時還擁有爬樹、直立起身、保護色隱身等“必殺技”,胖萌可愛的形象招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