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就業、崗位少,有崗位、缺技能,談待遇、收入低……殘障人士自強不息實現人生價值,就業創業時,或多或少會遇到些難題、阻力或門檻。市殘聯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瞄準廣大殘疾人“急難愁盼”,推出多種多樣的就業創業培訓課程和項目,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取得顯著成效。數據顯示,近年來,本市累計為21859人次殘疾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新增殘疾人就業23320人。
不久前,一場特殊的持續2日的培訓課程,在市殘聯舉行。為了提升津城盲人保健按摩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本市聘請資深教師任教,既講理論,又講實操,28名參加培訓的行業骨干,在培訓結束后的考試中都取得了好成績。“漲了見識,增了經驗,對今后的工作非常有幫助。”一位學員說道。
“通過理論、頭模操作、真人練習三個階段,幫助學員掌握美發基本技能,讓每名殘疾人學員聽得懂、能操作、會使用。”近日,另一場持續12天的市級殘疾人美發免費技能培訓中,市美容美發協會會員、殘疾人“自強模范”李振環親自授課,“美發是民生類服務行業,適宜殘疾人從業,大家練成過硬本領,就能早日實現就業創業夢,自食其力,回報家人和社會。”
“‘十四五’時期,是津城促進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為保障廣大殘疾人朋友增加就業創業技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品質,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隊’,本市將完善多形式的殘疾人就業支持體系,實現殘疾人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將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鼓勵政策,統籌現有公益性崗位,安排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就業,加強與社保政策的銜接;同時,加強和改進殘疾人就業服務,通過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加強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打造服務平臺、開展就業援助、市場化運作等手段,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殘疾人就業服務;還將強化促進殘疾人就業,創造更加包容、公平的就業環境,保障殘疾人平等就業權益;此外,完善殘疾人培訓和就業政策,健全殘疾人就業補貼獎勵機制,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推動殘疾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據介紹,本市將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素質,支持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技能人才建立工作室,開發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優質課程資源,提升農村殘疾人技能素質,促進農村殘疾人轉移就業。還將通過組織殘疾人職業技能人才參加高級別技能展示和競賽,帶動更多人實現就業創業技能提升。(記者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