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與食指輕輕一彈,針頭瞬間刺入手臂采血。近日,福建廈門,一名95后護士練成一手“飛針”采血的絕活,動作迅速麻利,很多患者經他采血后稱“沒感覺”,網友紛紛表示驚嘆。
【資料圖】
95后護士苦練“飛針”采血
希望幫兒童患者減輕痛苦
這名年輕的護士名叫王洋,是一位在廈門工作的95后小伙。雖然工作時間只有短短三四年,專業技能卻非常嫻熟。他花費大半年的時間,練成了“飛針”采血的絕活(“飛針”采血是利用拇指與食指將針頭彈射入血管以達到快速、無痛進針的采血方法)。
進針之前,王洋會對患者的血管粗細和皮下脂肪厚度等進行評估,根據個體差異,控制進針力度大小、深淺。
“如果一不小心扎穿血管,病人胳膊就青了”王洋告訴記者,自己是在醫院的癲癇中心工作,因為平時接觸的患者大都是10歲以下的孩子,常常需要扎針抽血或輸液,就下定決心苦練這種方法。“小孩經常會害怕扎針,也不太愿意配合,就想減少一些他們的痛苦。”
半年練習“飛針”上萬次
很多患者扎針時“沒感覺”
去年10月份,王洋看到醫院里有經驗豐富的技師,練就了靜脈“飛針”采血的技能,感到十分佩服,便專門去向他請教。在老師的指點下每天堅持練習,連上下班路上也忍不住訓練,希望形成穩定的肌肉記憶,半年時間“飛針”上萬次。
王洋介紹,自己會用泡沫進行練習。先用記號筆畫一根粗線,一次次練習快速扎到線里。“當只要看一眼,很隨意就能扎進去的時候,就畫一根細的線再扎。”
現在,王洋的“飛針”采血技巧已經應用得非常熟練。很多患者表示,扎針時完全感覺不到疼。“有些膽小的患者,我讓他先把眼睛閉上,扎完之后,他把眼睛睜開,說一點感覺也沒有。”
專業技能得到認可
他說這是很大的鼓勵
王洋表示,“飛針”采血已經在很多臨床實踐中應用,只要肯下功夫練習,基本都能掌握。現在很多同事也來向他學習“飛針”技巧,自己的專業技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覺得非常開心,對自己也是很大的鼓勵。今后不僅會繼續練習“飛針”采血,同時也會在打針、輸液等技能方面,不斷提高自己,服務更多的患者。
網友紛紛為王洋點贊
“太厲害了!”
“害怕扎針,非常需要這樣的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