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來自中國水稻所、安徽農科院、江西農科院、福建農科院等的7位專家,到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再生稻示范田,對福建農林大學林文雄教授承擔的“優質再生稻科技成果示范推廣”項目示范片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經測算,該示范片平均畝產為619.2公斤,創出全國機收再生稻再生季產量新高。
再生稻是一種“一次播種、兩季收獲”的水稻栽培方式,目前在全國已有超過1200萬畝的種植面積。與傳統人工收割方式相比,機收再生稻具有節本增效的優勢,但機收再生稻發展初期的產量僅為傳統人工收割再生稻的一半或更低。
2010年以來,林文雄教授帶領團隊持續開展機收再生稻關鍵技術攻關研究,創建了“全程機械化再生稻三保兩促一攻豐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顯著提高了機收低留樁再生稻腋芽萌發率和再生季產量。2015年以來,福建農林大學團隊與建陽區農業農村局在水吉鎮和平村建設了百畝示范片進行成果轉化。此次再生季產量測產超600公斤,該示范片連續6年實現再生稻全程機械化兩季“超噸糧”。
據介紹,該技術體系還具有顯著的經濟、生態效益。應用該技術體系的再生稻兩季畝收入可達2800元,比常規早晚稻模式節本增收500多元,比傳統機收再生稻增收600多元。同時,經測算,應用該技術體系的再生稻較常規早晚稻種植模式節水15.1%,單位稻谷產量的CH_4、CO_2排放量分別減少34.11%、20.40%,全球增溫潛勢、碳排放強度分別降低26.1%、14.1%,減少施肥量20%。目前,該成果在當地年推廣1.5萬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