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養老是黨委政府關心,老年群體關切的重大民生事項。據了解,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社區養老。在19日召開的“牢記使命 奮斗為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十年來福建省民政部門在保障老年人“家門口”養老方面取得的成效。
一是推進“一站式”服務。十年來,省民政部門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幸福院等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通過整合社區公共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衛生、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等“一站式”服務。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從無到有,建成662所,實現街道和中心城區鄉鎮全覆蓋;建成農村幸福院、老年人活動中心等農村養老服務設施1.39萬處,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72%;建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四同步”工作機制,實現新建和已建住宅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達84%,為老年人提供住家“周邊”的養老服務。
二是提升“專業化”水平。十年來,省民政部門采取市場化方式推進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專業化發展,有效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急、助行、助醫和護理等“六助一護”養老專業化服務,不斷滿足居家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的“身邊”養老服務需求。全省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由46家增加到172家,覆蓋所有縣(市、區)。持續引導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等加大養老人才培養力度,每年培養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含中職、高職、本科)在校生超過3萬人。實施“養老從業人員萬人培訓計劃”,全省專業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由6000人提高至2.6萬人。
三是推進“居家養老”改革。十年來,省民政部門持續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把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延伸到老年人家里,既緩解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負擔,又滿足老年人傳統的居家養老意愿,讓老年人在“床邊”享受“不離家”的專業照護。8個設區市先后獲批國家級試點城市,爭取中央補助1.86億元,鞏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基礎性地位。先后在福州、廈門、三明等市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計劃建設“家庭養老床位”7500張,目前已建成4000張。累計完成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38萬戶,改善老年人家庭居住條件,降低在家庭發生意外的風險。
破解“就近用餐”問題。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要求推動解決城鄉老年人特別是獨居、留守老年人“就近用餐”等問題,并于2022年將長者食堂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支持各地按照“辦得起”、“辦得久”、“辦得好”的目標,建設具有配餐、送餐功能的長者食堂和老年人助餐點,不斷健全完善長者食堂建設運營和監督管理制度,爭取到2025年,全省建成1000個以上食材可溯、服務規范、價格公道、安全衛生、老年人滿意的示范性長者食堂,著力提升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感”。同時,推進“食堂+學堂”建設,開展居家養老相關知識講座等,讓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記者 林先昌)